临床外科
-
- 股部血管损伤的诊治体会
- 在临床工作中,开放性股部血管损伤后,短时间内可引起大量失血,止血不及时或不彻底是引起病员严重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的常见原因。现场急救至术前抢救正确与否是关系到伤员生命及肢体存活的重要因素[1]。但在钢屑及弹丸穿入伤和尖刀伤引起的血管不完全性损伤,因局部伤口小,经加压包扎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的表现,肢体... [详细]
-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Ⅱ型受体在慢性胰腺炎大鼠中的表达
-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胰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ype Ⅱ receptor,TβRⅡ) mRNA的表达。方法 24只... [详细]
-
- 不同血药浓度FK506在肝移植术后应用的比较
- 目的 总结肝脏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FK506)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应用FK506的浓度分为两组,观察其两组的术后存活率、移植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年人/肝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HBV再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 [详细]
-
-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附17例分析
- 胆总管囊肿是指胆管的先天性扩张,亚洲国家发病率高于西方,多见于婴幼儿,成人少见,且成人胆总管囊肿症状多不典型,常合并有感染、结石等其他胆道疾病。处理较为困难。我科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成人型胆总管囊肿17例,报道如下。 [详细]
-
- 胆道结石伴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处理方式分析
-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GP)病人胆道结石的处理方式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4年10年期间276例GP病人的处理方式和时机。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比例逐渐增加,剖腹胆道手术却逐渐减少,尤其是剖腹胆总管探查术减少,术前进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占的比例极少,磁... [详细]
-
- 中枢神经系统内大分子物质淋巴引流途径及其意义的研究
- 传统解剖学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不存在衬附内皮细胞的淋巴管及淋巴引流,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主要经蛛网膜绒毛回流到血液中, 该观点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直到20世纪60年代,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颈部淋巴回流障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