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外科
-
- 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52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96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出血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感染率为54.2%,痰培养致病菌以G菌多见,占63.0%。结论:脑出血患者高龄、病情重、合并基础疾病者肺部感染率高,强调治疗上的... [详细]
-
- 脑胶质瘤选择性颈动脉化疗42例临床分析
-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术后应用选择性颈动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物选择、化疗时机及给药途径等相关问题。方法:对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胶质瘤进行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术后经选择性颈动脉宁得朗(ACNU)或威猛(VM26)介入化疗。结果:显效10例,占26.2%;有效14例,占33.3%;微效10例,占23.... [详细]
-
- 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18例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经过治疗,16例的尿量均恢复正常,其中1周内控制者9例,2~3周控制者4例,3周以上控制者3例,2例需终生替代治疗。结论:脑外伤的迟发性尿崩症多为暂时性,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 [详细]
-
- 缬沙坦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和TLR4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 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5 F球囊导管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球囊损伤组(n=12)、缬沙坦组(n=12)。造模后第1天开始给予缬沙坦1... [详细]
-
- 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13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经鼻插管全麻下,对13例需行颌下腺摘除的患者,从口内自第1双尖牙近中至第2磨牙远中舌侧口底黏膜入路,分离解剖出与颌下腺有关的神经和血管,完整摘除颌下腺。结果:13例患者颌下腺均顺利摘除,切口愈合良好,口内瘢痕小、隐蔽。经平均6个月观... [详细]
-
- 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谱表达的初步研究
-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和与恶性度相关的基因。方法:分别选取高、低分化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抽提、纯化mRNA,同法再纯化同患者的正常甲状腺组织的mRNA;用Cy5荧光染料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mRNA作探针标记,以Cy3荧光染料对正常黏膜组织的mRNA作探针标记,一同和可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