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外科
-
- 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体内氧化水平的影响
- 目的 检测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脑组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异丙酚治疗组(100mg/kg),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检测大鼠血清、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详细]
-
- 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优化比例筛选
- 目的 将神经干细胞(NSC)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AS)以不同比例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NSC的定向分化的差异,筛选出有利于向神经元分化的最佳方案,为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NSC与PAS的比例进行分组:3:1组;2:1组;1:1组;1:2组,共培养10天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分化神经元进行DAP... [详细]
-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救治经验总结
-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救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坪医院自1997年7月~2007年1月37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复查示迟发性颅内血肿26例,弥漫性脑肿胀7例,挫裂伤脑水肿2例;另2例未行CT复查原因不清。对侧钻孔确认后直接开颅7例,手术过程中复... [详细]
-
- 额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
-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避免张力性气颅的手术方法。方法 取眉弓上方5~6cm,中线旁3cm,额部钻孔,余手术操作与常规钻孔相同。结果 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6例,其中双侧血肿18例,共计104个血肿,术后恢复良好,无感染,无张力性气颅。结论 额部钻孔,术中体位舒适,病人易承受。术后睡眠、翻身不... [详细]
-
- 血肿腔钻孔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3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血肿腔钻孔引流、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存活21例(70%),死亡9例(30%),死亡率低于文献报道的33.75%[1]。结论 钻孔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并能提... [详细]
-
-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6例
-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扩展迅速、病情凶险、具有极强破坏性的软组织感染,多原发于腹部及四肢,颈部较为少见[1]。若未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死亡。1999年至2006年,我科共诊治6例颈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