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


  • 硬膜下血肿的治疗 (附93例分析)
    硬膜下血肿的治疗 (附93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病人,是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局部出血积聚所致,血肿多被包膜包裹,术后易出现硬膜下积气。我们认为关颅后采用注射器外侧套管套于引流管外端,并注入盐水使水自然流入,再放低引流管排出血肿腔内的空气,可避免出现硬膜下积气。儿童颅内压低于成人,硬膜下血肿更易被循环的脑脊液弥散开,因此儿童硬... [详细]
  • 颅咽管瘤卒中1例
    颅咽管瘤卒中1例
    对于发生颅咽管瘤卒中的病人,急诊手术属于强应激因素,因此,补充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是确保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术前3 d,每日补充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需要达到平时生理分泌量的10倍;之后随着应激反应程度的下降,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可逐渐减少,减量幅度应根据病人体质状况而定:对体弱的病人糖皮质激素减量更... [详细]
  • Bex2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Bex2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Bex2真核表达载体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为胶质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系统分离、Nestin免疫组化鉴定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将RT-PCR法获得的Bex2与质粒pcDNA3.1(+) 连接,脂质体法转染胶质瘤干细胞,于转染18 h、36 h、48 h、72... [详细]
  • 鼻蝶位薄层冠状CT定位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应用 (附70例分析)
    鼻蝶位薄层冠状CT定位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应用 (附70...
    经鼻蝶手术入路的前端为鼻孔、前鼻嵴,后端为蝶鞍,本组取前鼻嵴至鞍底的中点为扫描基线进行薄层扫描,前至蝶骨平台,后至斜坡,包括整个鞍底,与手术入路一致。鼻蝶位薄层冠状CT具有以下优点:鼻蝶位冠状CT与手术入路一致,与术者视路相同,可提供鼻甲、鼻中隔、蝶窦开口、蝶窦发育、蝶窦中隔数目及走向、鞍底骨质、斜... [详细]
  • 垂体瘤术中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破裂1例
    垂体瘤术中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破裂1例
    垂体瘤合并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较低。Pant等[1]对155例垂体瘤行MRA检查,发现25例伴动脉瘤,其中97%位于前循环系统,60%位于鞍区附近,12%有多个动脉瘤。国内报告7例,术前有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史,或通过MRI及经颅手术时发现,均为前循环系统动脉瘤。本例易误诊为术中肿瘤出血破入脑室及蛛网膜... [详细]
  • 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应用
    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应用
    面颈部血流丰富,肿瘤良、恶性生长方式不同,其内部血流分布也不同[1]。本组资料显示:良性肿瘤形态多规则,边界清,内部呈均质性回声,囊中内部呈无回声液性暗区,结核为多个低回声结节,融合成团。恶性肿瘤形态均不规则,轮廓欠完整,边界欠清晰,内部为非均质性回声。良性肿瘤内部均未探测到血流多普勒信号,而恶性肿... [详细]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