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


  •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转铁蛋白(TRF)、尿微量白蛋白(MA)联合检测在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尿α1MG、TRF、MA,比较2组差异。结果 高血压I期患者尿MA、α1MG明显... [详细]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关系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60 mm Hg组51例和脉压40~60 mm Hg组76例,并测定2组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比较2... [详细]
  • 腹腔端外引流术治疗V-P分流术后颅内感染
    腹腔端外引流术治疗V-P分流术后颅内感染
    目的 探讨V-P分流术后腹腔端外引流术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本科室收治的4例VP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病人,采用腹腔端外引流术治疗,并分析其疗效及预后。结果 2例经过1~2个月腹腔端外引流后,重新行VP分流,无再感染征象;1例长期CSF培养阳性,仍行外引流术;1例病情恶化,肺部感染加... [详细]
  • 腹腔端外引流术治疗V-P分流术后颅内感染
    腹腔端外引流术治疗V-P分流术后颅内感染
    目的 探讨V-P分流术后腹腔端外引流术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本科室收治的4例VP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病人,采用腹腔端外引流术治疗,并分析其疗效及预后。结果 2例经过1~2个月腹腔端外引流后,重新行VP分流,无再感染征象;1例长期CSF培养阳性,仍行外引流术;1例病情恶化,肺部感染加... [详细]
  • 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相关因素的探讨
    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损伤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3月~2009年3月手术治疗25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占42.2%,病死率为39.8%。影响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是否恢复良... [详细]
  • 医用胶整复治疗颅骨粉碎性骨折35例
    医用胶整复治疗颅骨粉碎性骨折35例
    目的 探讨应用医用胶整复颅骨粉碎性骨折,争取恢复颅骨正常解剖结构,达到生理性修复。 方法 将35例颅骨粉碎性骨折碎骨片经无菌处理后,用广州白云医用胶总公司生产的EC耳脑胶黏合复位。结果 所有病例头颅外形良好,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应用医用胶整复颅骨粉碎性骨折,易操作,可恢复颅骨正常解剖结构,达到生理性... [详细]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