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经胃镜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

    发表时间:2012-04-20  浏览次数:698次

      作者:王泽军,郑,坚,叶水凤,张秋凤  作者单位:311100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关键词】 营养

      普通胃管鼻饲常产生胃食管反流或因患者呕吐导致胃管脱落等问题,且对于重度昏迷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插入鼻饲管到胃腔往往十分困难。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作者采用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建立肠道营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39~75岁,平均(61±8.7)岁。基础疾病为脑血管意外10例,脑外伤3例,其中昏迷11例,气管切开、气管插管8例。采用Fujinon 400型电子胃镜及其配套异物钳和圈套器,空肠营养管采用长145cm、外径0.33cm的复尔凯鼻肠管。

      1.2 方法 操作均在患者病房床边进行。由于多数患者身体连接呼吸机、心电监护及各种静脉管道等,加之患者不能主动配合,所以一般不强求患者左侧卧位,而是仰卧位,头尽量偏向左侧。除内镜医师及内镜护士各1名外,尚需经管医师1名及护士2~3名,负责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时进行应急处理。对烦躁不能配合者可静脉推注异丙酚20~60mg或咪唑安定5~10mg。

      鼻肠管放置前予液体石蜡油润滑,从鼻孔插入20~25cm时进胃镜,胃镜直视下插鼻肠管与胃镜一起进入胃腔,观察无病变及梗阻后,用圈套器固定鼻肠管头端,轻柔推送胃镜带鼻肠管至十二指肠降部,然后松开圈套器,胃镜一边注气,助手同时推送鼻肠管至十二指肠远端。鼻肠管在胃腔内无盘绕情况下,一般插入120~135cm即可将其送至Trize韧带以下20~30cm。此时助手固定鼻肠管,边吸气边后退胃镜,退出胃镜后,抽出鼻肠管导丝。(下转第22页)(上接第20页)

      2 结果

      13例患者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均一次操作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置管时间(25.3±8.9)min,其中11例术后24h内摄片确定鼻空肠营养管在Trize韧带以下。置管后均无呛咳、呕吐、食物反流。

      3 讨论

      既往对于长期禁食患者常采用肠外营养,但是,长期禁食可引起肠粘膜萎缩、肠屏障功能受损、消化道细菌变化增加感染,而空肠营养管既能支持全身营养又能保护粘膜屏障,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本法价格便宜,只要消化道功能存在,应提倡早期经肠道营养支持[1]。经胃镜空肠营养管放置术属定点管道置放技术,可应用于多种口咽疾病、食管上括约肌功能障碍(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食管术后吻合口漏、食管狭窄、幽门狭窄[2]、重症胰腺炎等。本组患者主要为脑外伤及脑血管意外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经胃镜空肠营养管放置术能十分有效地建立昏迷患者营养及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这样的肠道途径不仅不会有静脉途径诸多不符合生理过程、严重并发症等缺点,而且跟胃造瘘比较,具有无创伤、胃食管反流少,一般不产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传统的经胃镜置管法,往往在胃镜直视下用异物钳夹持营养管的头端,并送入幽门,但由于内镜下难于钳住营养管的头端,操作较费时。本组基本采用圈套器固定营养管头端,随着胃镜一起进入十二指肠降部,然后松开圈套器并推送鼻肠管至十二指肠远端。本方法固定营养管效果好,操作方便,缩短了操作时间。

      总之,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操作简便快捷,费用低,并具有无创伤、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肠内营养提供了新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欧希龙,孙为豪,曹大中,等.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1):61~62.

      2 张业祥,周汉新,余小舫,等.经内镜十二指肠营养管置放术在重度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师杂志,2005,7(4):496~497.

    ↑上一篇: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6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138例胃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病理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