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宫内节育器膀胱异位经尿道取出1例报告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0  浏览次数:969次

    作者:丁书贵 李环芝作者单位:452470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妇产科  宫内节育器异位是使用节育器避孕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子宫肌壁及腹腔,而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膀胱,临床较为少见。取出多采用经腹(包括腹腔镜)手术,我院收治1例宫内节育器膀胱异位并经尿道取出,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2岁,“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10年”,平素月经规律,10年前足月顺产第1胎后6周在当地计生指导所放置宫内节育器。当时无诱因突然腹部剧痛,上环后即感下腹疼痛伴尿频,无肉眼血尿,白带增多,但无阴道流液,多处求医均诊断为膀胱炎、妇科炎症,用药后效果不佳。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自购抗生素口服后缓解。1年前生第2胎后,又在当地再次放环(自认为上次节育器脱落),术后无持续阴道流血及腹痛,无发热等不适。B超宫腔内见一圆形节育器回声,膀胱内可见一三角形节育器回声。摄X线片于盆腔内见双节育器影。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无明显改变。拟诊“宫内节育器膀胱异位”于2005年4月28日收入院。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容2指,宫颈光滑,子宫平位,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无异常。耻骨上膀胱区扪及一三角形异物。  手术方法:于2005年4月28日在1%利多卡因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行经尿道宫腔电切镜(QD-2型沈大)下取环术。患者取头低臀高膀胱截石位。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灌流液。将闭孔器装入内鞘套,再装上外鞘套。将12°窥镜与电切操作器相连。将装有闭孔器的内外鞘套头部蘸上无菌医用石蜡油,顺尿道方向缓慢插入膀胱。卸下闭孔器,把装有内镜的操作器插入内鞘套锁紧。再依次连接光缆和进出水管及摄像镜头,用膨宫机在5~10kPa的压力下向膀胱内灌入5%葡萄糖注射液,镜下膀胱内可见一宫形节育环,与膀胱黏膜表面无粘连,节育器表面有结石形成,膀胱未见明显损伤瘢痕。镜检完毕后取下电切操作器及内鞘套,将12°镜和软性抓钳(x5162  6 Fr)放入外鞘套内,监视下使用软性抓钳抓住节育器的下角,拉入外鞘套内,轻轻拔出外鞘套,取出节育器。结石碎块随尿液流出。无膀胱尿道损伤。术后2小时出院。  讨  论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目前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我国使用IUD避孕者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是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 [1]。子宫穿孔、宫内节育器异位是使用节育器避孕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凡宫内节育器部分或完全嵌入肌层,或异位于腹腔阔韧带者,称为宫内节育器异位。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的原因有:子宫位置、大小检查错误;哺乳期子宫薄而软,术中易发生穿孔。穿孔致节育器放入子宫外。多数受术者突然感到剧痛,但也偶有受术者疼痛不剧或无痛感 [2]。该患者上环后即感下腹疼痛伴尿频,可能子宫位置未查清,操作粗暴致子宫穿孔,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膀胱。以往治疗节育器异位,均经腹(包括腹腔镜)或经阴道将节育器取出 [3]。 如IUD已穿入肠管内或膀胱内,剖腹探查后取出IUD(或腹腔镜下取出),并做损伤脏器修补 [4]。我院采用经尿道这一自然孔道,利用宫腔镜(或膀胱镜)器械取出异位至膀胱内的节育器,较经腹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不需住院,经济。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7~390

      2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版社,1999:2415

      3 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04~1018

      4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416~2417

    ↑上一篇: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肾脏的选择及取肾术(附5例报告)
    ↓下一篇: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疾病中的测定与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