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经脐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04-28  浏览次数:1917次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也称为赫尔施普龙病(Hirschsprung′s disease ,HD),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长久以来,对于HD的手术治疗方法在不断地发展,本研究回顾性对比分析经脐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进行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的6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进行常规腹腔镜手术,观察组33例采取经脐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3例患儿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4个月~12岁,体重33~46 kg;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6个月~14岁,体重18~49 kg。全部患儿均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直肠肛管测压和钡灌肠检查确诊,符合HD诊断[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症状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①脐窝下皱褶处做1 cm沿皱褶方向的弧形切口,建立气腹,压力5~8 mm Hg(1 mm Hg=0.1333 kPa),放置5 mm 30°腹腔镜。另2个5 mm Trocar分别置在右腹股沟区麦氏点、左腹股沟区对称位置,操作杆由此置入。 ②余操作基本与经脐腹腔镜组相同。本组患儿术后均未置腹腔引流管。观察组:麻醉成功后在脐窝下方皮皱处开1 cm弧形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切开腹膜。将 5 mm Trocar通过该切口置入,建立5~8 mm Hg的二氧化碳气腹。另两个5 mm Trocar在脐窝两侧的皮皱处对称分别置入。由左侧的Trocar置入5 mm 30°腹腔镜镜头,另外2个 Trocar置入操作杆。3个Trocar相互位置保持三角形。探查腹腔内病变肠管范围,了解有无肠管供血血管变异、腹腔粘连等情况。超声刀游离乙状结肠系膜,看清降结肠血管后用Hemo lok钳闭近心端肠系膜动静脉主干,超声刀游离降结肠血管周围组织,使保留的近端正常结肠可无张力的拖至肛门处行吻合。提起游离的乙状结肠,然后进行会阴部手术。腹腔镜下观察结肠有无扭转,结肠血运情况,结肠系膜和腹腔有无活动性出血,骶前放置引流管经腹壁引出,切除肠段常规送病检。

    1.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为SPSS 15.0,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腹腔镜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应用,国内外不断有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报道[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的小肠结肠炎发生例数和肠粘连肠梗阻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 )。而吻合口漏及便秘例数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操作复杂、术中失血多,术后并发症多,切口痕迹大。而经脐腹腔镜则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微创等特点。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脐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疗临床效好,给患儿造成的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4参考文献

    [1]王果,李振东.小儿肛肠外科学[J].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713.

    [2]韦佳,冯杰雄,张文,等.经脐腹腔镜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31(12):906.

    [3]王国斌,汤绍涛,卢晓明,等.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的初步观察[ 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22(3):136.

    [收稿日期:2013-12-23编校:徐强]

    ↑上一篇:肺结核患者CT及X线影像学诊断分析
    ↓下一篇:B超诊断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