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精神分裂症病人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19  浏览次数:1348次

    作者        作者单位

    郑宪萍  江苏省南京脑科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3月首次入住我院精神科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34例(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6岁~54岁,平均32.4岁,病程3个月至6年(3.4年±1.2年)。

    1.2 治疗方法

    病人以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药物包括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氟哌啶醇、思瑞康等,辅以心理治疗、无抽搐电治疗等。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治疗依从性的高低与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2]。由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在收集的34例病人中,有92%的病人对住院治疗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服药的依从性低。在病人入院后及时了解他们的病情、躯体状态、心理状态、询问家属病人在家的表现情况等,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及心态。34例病人中有29例病人在入院前曾在我院门诊就诊过2次以上,治疗效果不明显。针对此类病人,不但向他们介绍住院环境、作息制度、主管医生和护士,而且从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供给可口的饭菜,尊重病人,主动与他们交谈,询问他们来住院的目的,介绍住院后医生所运用的治疗方法、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等。多数病人在住院3 d后对住院的抵触情绪即有所好转,能服从病区的管理及治疗。但也有少数有明显被害妄想的病人在住院后拒食拒服药,难以沟通,对待此类病人在他们住院初期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待病情好转后,再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病情向病人实施各种健康教育。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疾病的转归过程以及主动配合治疗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一般病人在住院3周后都能主动配合治疗,并主动向护士询问需服多长时间的药,要住院多长时间才能出院等,病人开始主动关心自己的疾病,对自身疾病认识能力也有明显提高。

    2.2 观察治疗效果,适时评价病人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采用纵向的方法观察病人的行为及病情的变化。如病人在急性期言语零乱,个人生活自理无条理性,紧张、不敢与别人说话,入睡困难或兴奋话多等。治疗中期,病人能主动排队服药,个人生活自理有条理,仪表整洁,主动与其他病友交往,参加工娱治疗活动,睡眠情况有所改善。将看到的病人病情好转的方面及时反馈给病人,每月利用工休座谈会的时间,在工休座谈会上给予表扬,增强了病人对自己疾病治愈的信心。康复期通过与病人沟通、交谈,病人能认识到住院治疗的效果。病人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有所提高。

    2.3 加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病人在康复期其自知力大部分恢复,但对出院后需长期服药则担心较多,怕药物的副反应会影响躯体的健康,如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等,怕影响上学、影响工作等。针对病人的以上想法,则告知病人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维持药物治疗对减少疾病复发和再次住院具有肯定的作用[1]。同时将药物副反应与疾病复发的危害进行比较,告知病人其中的利弊,教会家属在家如何做好监护工作。将药物可能出现的一些副反应及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均告知家属,要求家属在病人出院后多给予关怀、体贴,鼓励病人遵照医嘱服药,家庭给病人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增强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信心。如一病人,为首次患病住院治疗者,在其病情痊愈后出院近半年的时间里,能每月按时来门诊就诊取药,已回单位上班半年余,从事自己病前所做的工作,与同事和家属均能融洽相处,恢复如正常人。病人在住院接受药物治疗期间,护士配合医生适时给病人以心理支持和恰当的健康教育。尊重、关心、体贴病人有利于提高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上一篇:健康教育在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停药复发144例原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