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预见性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821次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因病情危重, 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1 ]。实施微创清除术对颅内血肿进行冲洗、 液化、 引流, 达到消除颅内血肿减少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范围的目的。笔者旨在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预见性护理经验,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 6例均为我科留观或住院患者, 发病2 4h内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其中男 3 7例, 女 1 9例, 年龄 4 1~8 3岁, 均经 C T确诊。基底节区出血4 1例, 出血量≥3 0m l ; 丘脑出血1 0例, 出血量≥1 0m l ; 颞叶出血 2例, 枕叶出血 3例。脑叶出血≥3 0m l ; 神志清1 3例, 昏迷4 3例, 昏迷伴脑疝7例。偏瘫4 8例, 无偏瘫8例。

    1.2  预见性护理[ 2 ]1. 2.1  体位与环境的管理: 术后患者宜取侧卧位, 定时改变体位。室内保持空气清新、 安静整洁, 室温保持在 1 8~2 2 ℃,湿度在5 0 % ~ 6 0 %, 并定时通风、 消毒。1 . 2 .2  血压的监测: 确保血压维持在 1 4 0~1 7 0 / 9 0~1 0 0m mH g ( 1m mH g = 0 .1 3 3 3k P a ) 之间, 血压不可骤升骤降, 高血压和高颅压可形成恶性循环, 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1.3  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遵医嘱给予吸氧, 保持呼吸道畅通, 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误吸而造成吸入性肺炎, 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观察呼吸频率、 形态变化, 一旦有呼吸衰竭的先兆症状时, 及时通知医生并对症处理。

    1 .4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正确把握引流管最高点的位置, 对于手术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1.4 .1  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血肿与侧脑室相对独立存在, 脑室内无积血, 采用低位引流, 即将引流管和引流袋自然放置在床头, 低于血肿水平进行引流。血肿与侧脑室相对独立存在,脑室内有积血及侧脑室被血肿压迫, 闭合而未能显示, 这种情况下采用引流管最高点固定到侧脑室额角的距离为 1 0~1 5c m 的位置开放引流。1. 4 . 2  防止感染: 护理引流袋、 引流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引流周围清洁干燥, 减少污染机会, 改变体位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同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 避免将引流管或引流袋内的引流液倒流入颅内, 而引起颅内感染。1.4.3  保持引流管畅通: 每天行颅内血肿冲洗 2~ 3次, 如有引流不畅, 检查是否有扭曲受压或血凝块阻塞, 怀疑引流管被血块或脑组织碎块阻塞时, 可用尿激酶 2万 U加 N a C l 溶液2m l 冲洗, 冲洗后夹闭引流管1~ 4h后开放引流管引流。1 .4. 4  观察引流液的量、 颜色、 性质, 并注意有无再继续出血倾向。引流液多为暗红色, 为陈旧性积血, 如引流管内有鲜红色血液引出, 应考虑有再出血的可能, 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1.4 .5  拔管指征: 生命体征平稳, C T复查无明显中线结构移位及脑组织受压表现或无颅内高压的症状, 血肿基本清除, 术后3~ 5d后经闭管2 4h , 病情稳定者; 引流管与脑室相通, 如脑脊液变清, 可闭管2 4h , 无颅内压升高者, 即可拔管。1.5  预见性的护理措施1. 5. 1  预防肺部感染与压疮的发生: 每6小时口腔护理1次,每2小时翻身、 扣背、 按摩 1次, 活动肢体、 关节, 预防关节僵直、 硬化和肌肉萎缩, 减少肺部感染及压疮的发生。1.5 . 2  尿管的护理: 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 对留置导尿的患者预见性地进行会阴护理, 保持尿道口、 会阴部清洁干燥。患者清醒能自行排尿时, 应及早拔除导尿管。1 .5 .3  做好胃肠道护理: 在应用胃黏膜保护剂 H 2受体拮抗剂预防的同时,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有无频繁呃逆、 呕吐、 大便颜色性状等应激性溃疡的先兆症状, 发现上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1.5 .4  做好眼睛的护理: 经常清除眼内的分泌物, 对眼睛不能闭合的患者, 可用涂有抗菌素眼膏或凡士林的纱布覆盖眼睛。1 . 5. 5  增加营养, 增强患者抵抗力: 应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 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 术后不能进食者, 应给予鼻饲饮食。1. 5.6  预防便秘: 应进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新鲜瓜果,必要时给予通便药,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诱发出血。1.5. 7  心理护理: 当患者清醒后, 针对不同患者耐心做好心理疏导, 使其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激动。

    2  结果

    5 6例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微创碎吸清除术后的患者, 除5例因再次出血和脑疝死亡, 3例放弃治疗出院外, 其余 4 8例患者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 无一例发生吸入性肺炎、 压疮、 尿路感染等护理并发症发生。

    3  小结

    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使血压维持在1 4 0~ 1 7 0 / 9 0~ 1 0 0m mH g 之间, 避免血压骤升引起再出血; 加强对引流物的观察、 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 引流袋位置适宜是手术成功可靠的保障; 做好预见性的基础护理, 是减少并发症的基础环节。因此把预见性的护理运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减少死亡率可靠的方法。

    4  参考文献

    [ 1 ]  李长顺, 陈 健, 王建华.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脑出血1 8 0例临床分析[ J ] . 中外医疗, 2 0 0 7 , 2 4 ( 1 ) : 1 3 .

    [ 2 ]  成慧琴.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 1例[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 0 0 4 , 2 0 ( 3 ) : 1 0 .

    [ 收稿日期: 2 0 1 3- 1 2- 1 2  编校: 朱林]

    ↑上一篇: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肝肾功能变化分析
    ↓下一篇:观察阿托伐他汀剂量对冠心病强化降脂的疗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