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军事预防医学》

    飞行员扁桃体恶性淋巴瘤Ⅱ期完全缓解放飞一例

    发表时间:2014-05-14  浏览次数:1577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4岁,歼5飞行员,飞行时间3 300 h,主因咽痛、咽异物感2月余,逐渐出现吞咽不净,言语不清,左侧颈部触及一无痛性包块而入院。查体:血压14.7/10.7 kPa,心率70次/min,心肺无异常。专科检查:咽部无充血,右侧扁桃体Ⅰ度大小,无充血,表面未见分泌物,左侧扁桃体Ⅱ度大小,呈淡粉色,表面粗糙,左侧舌扁桃体明显增大,约3 cm×2 cm×1.5 cm大小,呈淡粉色,表面粗糙,质中,固定,与会厌缘平齐,遮盖左侧会厌谷,向中线移位部分遮盖右侧杓会厌襞,左侧梨状窝被遮盖窥视不清。双侧声带无充血及新生物,运动良好,左侧下颌可触及一约1.5 cm×2 cm大小淋巴结,左侧颈中胸锁乳突肌前方可触及一约3 cm×2 cm大小淋巴结,质中,活动,无触痛。颈部B超:颈部及颌下多个肿大淋巴结。CT检查:左侧口咽部肿物并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左侧扁桃体摘除病理报告:左扁桃体弥漫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B细胞性,免疫组化:LCA、CD20及Bcl-2均(+),CD68(+),CD3(-)。临床诊断:左扁桃体弥漫性非何杰金氏B细胞性淋巴瘤Ⅱ期。  

    1.2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后制定治疗方案为:化疗-放疗-化疗联合治疗方案。首先用CHOP化疗方案CTX(环磷酰胺)、VDS(长春地辛)、E-ADM(表阿霉素)、强的松行2个周期的化疗,检查可见局部病灶消失。第3周期化疗开始并同步放疗,咽淋巴环区加颈部放疗,剂量38 Gy/28次,连续化疗共5个半周期。同时给予保肝、升白药物、中药调理、干扰素(疗程2个月)辅助治疗。   

    1.3 结果   

    患者经过CHOP方案5个半周期的化疗及28次的放疗治疗结束后,分别于治疗后3、6、9、12、18个月复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局部病灶。经专家鉴定:左扁桃体弥漫性非何杰金氏B细胞性淋巴瘤Ⅱ期完全缓解,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第十四条早期恶性肿瘤治疗效果良好个别评定作出飞行结论:飞行合格,限双座机飞行。患者于治疗结束后的第18个月后重新复飞。  

    2 讨论  

    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组成咽淋巴环,又称韦氏环(Waldeyer's ring)。咽淋巴环恶性淋巴瘤相对少见,但在结外恶性淋巴瘤的发生率仅次于胃肠道,占结外淋巴瘤的12%[1]。病理学方面原发于咽淋巴环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60%为弥漫性大细胞型,且以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主[2]。临床多无症状或有轻微咽部不适,随着瘤体的增大,可有咽痛、吞咽困难。此部位恶性淋巴瘤较常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易出现远处播散,也可伴腹腔侵犯。由于该病早期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故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Ⅱ期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疗过去多以放疗为主,化疗只作为辅助治疗,但化疗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3]。原发于韦氏环的淋巴瘤预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分级、T/B表型等。我们采用了CHOP方案先进行2个周期的化疗,在第3周期同步咽淋巴环区加颈部放疗,剂量38 Gy/28次,连续化疗共完成5个半周期,同时辅助保肝、升白药物治疗,中药调理扶正,干扰素(疗程2个月)的综合治疗。临床观察患者达到完全缓解。  

    总之,化疗+放射治疗+化疗综合治疗可获根治性疗效。化疗强调多程连续性,化疗周期应6个周期,同步局部放疗,韦氏环+颈部放疗,以控制和防止肿瘤的复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具有跳跃性传播的生物学特性,故需重视全身治疗,综合治疗因其既可控制局部病灶,又可预防和控制远处转移,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Lee JT,Paquette R,Sercarz JA,et al.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of the lingual tonsil [J].Am J Oto-laryngol,2000,21(4):271-276.   

    [2] Dargent JL,Roufosse C,Remmelink M,et al.Primary T-cell-rich B-cell lymphoma of the Waldeyer's ring:a pathologic condition more frequent than presupposed [J].Am J SurgPathol,1998,22(5):638-640.   

    [3] 黄一容,顾大中,王奇璐,等.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7,11(2):77.

    ↑上一篇:高危人群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预防医学发展趋势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