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白血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4-10-08  浏览次数:1344次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的常见类型,是多能干细胞或前体细胞发生体细胞突变所形成的克隆性恶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AML患者体内存在一群具有与正常造血干细胞类似的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起始细胞,通常对化疗药物不敏感,能逃逸化学药物治疗作用,同时自身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生潜能,从而成为白血病复发和耐药的根源“一5。白血病十细胞(Leukemiastemcells,LSC)是最早被发现并确认的肿瘤十细胞,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产生新肿瘤细胞[c>-i。众所周知,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两者均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和遗传倾向,临床_L尚无满意的鉴别方法},_。为此,我们探讨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AML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间我院血液科收治的AML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纳人标准:符合AML的诊断标准;初治患者;骨髓检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21一78岁,平均年龄45.1岁;白血病分型为M1型10例,M2型55例,M3型5例,M4/MS型30例,M6型20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平均1.32年;}Im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者78例,牙酿出血、鼻帆者45例,月经过多者22例,肝脾肿大58例,发热11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骨髓检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5.4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常规指标检测:两组人选者空腹抽取肘部静脉血,采用五分类血常规检测仪进行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的检测。细胞形态检测采用常规血涂片瑞氏染色进行分析。3.骨髓免疫检测:两组人选者常规抽取骨髓标本2ml注人FDTA抗凝管,标本均在采集后6h内进行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测定,选择CD石CD,23/CD众作为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抗体为鼠抗人CD34-FITC单克隆抗体试剂、鼠抗人CD123-PE单克隆抗体试剂。4.骨髓增生程度判定:骨髓增生程度依据骨髓中有核细胞的数量来确定,评定方法为5个级别,I级:极度活跃;I<级:明显活跃;111级:活跃;W级:减低:V级:重度减低一5J。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艺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才检验,以P<0.O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外周血常规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自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细胞形态学主要表现为细胞大小明显不均匀;核形态分叶过多、形态异常;染色质网状排列;细胞质染色不均匀;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染色不均匀,可见H-J小体;巨核细胞出现淋巴样小巨核,单圆核小巨核,多圆核小巨核。2骨髓免疫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D众CD几}/CD五比例为(38.24士14.74)%,而对照组为(1.90士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3,P<0.O5)。3.骨髓增生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多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而对照组多为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表2)。讨论白血病是造血细胞发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细胞恶性增生的单克降性异质性疾病9},主要表现为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分型中,MO为AML微分化型,Ml为急性白粒细胞白血病未化型,M2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其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群,它可以由正常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恶性变转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获得性造血十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造血细胞的发育异常,以贫血症状为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通常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随着疾病的进展,临床可表现为乏力、发热、感染等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若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为主,可表现疲乏、出血、肝脾肿大等,血常规检查效果不理想。而骨髓涂片多为增生活跃或异常活跃,少数可增生减低。早期患者的症状轻重取决于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及其进展速度,而这些症状对各种治疗反应均极差,很难治愈和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形态学主要表现为细胞大小明显不均匀,核形态分叶过多、形态异常,染色质网状排列等。LSC是最早被发现并确认的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对化疗会产生抗性,随着化疗中易受攻击的肿瘤细胞被杀伤,肿瘤干细胞的比例将增加’5。早期研究发现,在AML患者体内中发现的与造血干细胞表型类似的白血病细胞亚群植人非肥胖性糖尿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能启动和维持小鼠体内AML的白血病克隆的生长。同时研究显示,在约20%的AML患者中,DNMT3a基因的突变导致前白血病干细胞可形成正常血液干细胞的功能,但其生长过程出现异常。这些细胞可在化疗后存活下来,并在病情缓解期的骨髓中被发现,它们形成了一个细胞储存器,最终获得额外的突变,从而导致病情复发。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初治AML患者中干细胞的比例(CD34CD}23/CD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CD益CD几}/CD矗比例为(38.24114.74)%,而对照组为(1.9010.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3,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多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而对照组多为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ML患者中LSC的含量与患者临床诊断相关,检测LSC的含量对诊断患者病情与预后有一定价值。总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白血病的诊断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而检测LSC的含量有助于评价患者的疾病程度与预后。参考文献 [1] 杨柳,舒航,吴冠宇,谷和先,张波,洪有军,邓娜,洪晓武.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3(06)[2] 刘华龙,成志勇,梁文同,赵丽娜,彭亚玲,卢明辉,王丽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q-综合征误诊1例[J]. 肿瘤学杂志. 2013(05)[3] 潘歆,王晓敏.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影响因素[J]. 医学综述. 2010(06)[4] 王俊贤,贾永前,刘卫平,张文燕.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计数的临床意义[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4(09)[5] 侯科佐,张敬东,戚琳,刘静,岳瑶,刘云鹏.  骨髓组织CD34检测在MDS诊断及预后的研究[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03)[6] 李晓,浦权,刘薏芝,陶英,应韶旭,蒋秦燕,石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D34+细胞凋亡特征[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3(0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