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血NAP活性联合HsCRP检测在恶性血液病发热原因鉴别中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2-05-03  浏览次数:634次

  作者:唐小万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

  【摘要】 目的 探讨血NAP活性联合HsCRP检测在恶性血液病发热原因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近两年来本科住院的300例恶性血液病伴有发热的患者分析,最后经病原微生物证实为真菌感染28例,细菌感染160例,混合感染47例,非感染者65例(无病原微生物证据,抗生素治疗无效,且给予激素以及原发病治疗有效)。对所有患者发热时常规进行的血NAP活性联合HsCR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患者的血NAP积分中位数165,阳性率82%,HsCRP水平为12mg/dl,而细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非感染组患者的血NAP积分中位数分别为126、147、36,阳性率分别为68%、76%、32%,HsCRP水平分别为11.6mg/dl、10.8mg/dl、0.8mg/dl。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或者细菌抑或混合感染的患者,血NAP活性以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合并感染患者当中,真菌感染患者血NAP活性较细菌感染患者升高更为明显,混合感染介于其中,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CRP真菌感染患者略高,但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NAP活性联合HsCRP检测有助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热原因分析,在未获得病原微生物以前,为临床医师治疗是否选择抗生素,以及是否抗真菌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有利于及早控制感染以及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关键词】 NAP活性,超敏CRP 恶性血液病,发热原因,鉴别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est of serum NAP activity combined with HsCRP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ever from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Methods 300 cases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with fever of our hospital in the last two yea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28 cases of fungus infection, 160 case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47 cases of polyinfection and 65 cases of none-infectious(no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evidence, treatment futility with antibiotics and effective with hormone and primary disease targeted treatment) were confirmed by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study, the test results of serum NAP activity combined with HsCRP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integral median of serum NAP in fungus infection patients was 165, the positiverate was 82%, in-HsCRP level was 12mg/dl, while in bacteria infection, polyinfection and none-infectious patients they were 126、147、36, 68%、76%、32%, 11.6mg/dl、10.8mg/dl、0.8mg/dl respectively. The serum NAP and HsCRP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combined with fungus infection or bacteria infection or poly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fections, the serum NA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ungus infection than bacteria infection, and polyinfection was in the middle of them. The HsCRP level of fungus infection was higher but of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The test of serum NAP activity combined with HsCRP help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reasons for fever from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which provides doctors with helpful information in choosing antibiotics and anti-fungal therapy before the confirma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study, so as to have an early control of infection as well as avoiding unnecessary antibiotic usage.

  【Key words】 NAP activity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Hematologic malignancy Reason for feve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造血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从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在诊疗过程中常并发感染,而许多患者感染后除发热之外多无其它感染症状,发热甚至为唯一表现。实际上,恶性血液病患者疾病本身也可发热,并非都是继发感染,所以治疗上必须区分患者发热原因是疾病本身还是继发感染所致。恶性血液病继发感染常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早正确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更多的挽救患者生命,所以,在病原微生物获得之前,必须区分患者是细菌感染抑或真菌感染,这就要求通过简便易行的检查来判断。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碱性磷酸酶(NAP)活性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判断患者发热原因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近两年,本科住院的已行血NAP活性联合HsCRP检测的300例恶性血液病发热患者,最后经病原微生物证实为真菌感染28例,细菌感染160例,混合感染47例,非感染65例。合并感染患者,发热为唯一表现的88例,合并咽痛咳嗽咳痰62例,合并尿路刺激症状56例,合并腹痛腹泻以及肛周疼痛29例,伴有寒战62例。最后确诊呼吸系统感染102例,消化系统感染38例,泌尿系统感染62,败血症50例。病原微生物细菌有铜绿假单孢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真菌有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曲霉菌。感染组235例,其中男137例,女98例,平均年龄51岁;急淋37例,急非淋98例,淋巴瘤69例,MDS 31例。非感染组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岁;急淋12例,急非淋30例,淋巴瘤13例,MDS 10例。

  1.2 检测方法 (1)仪器及试剂:血NAP积分采用国际标准化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诊断试剂盒,超敏CRP检测应用Finland设备。(2)标本采集与制备:所有患者均采用新鲜血涂片,当即予酒精固定干燥。

  1.3 观察指标 (1)血NAP活性:NAP阳性率—对每例标本均观察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其中阴性反映的细胞数以%表示;NAP阳性指数—对呈阳性反映的成熟中性粒细胞按照“临床血液学及细胞图谱”所规定标准,根据阳性反应物的颜色深浅及其在胞浆内分布范围分成4级,以+、++、+++、++++表示,并分别代表1、2、3、4分,无反应物者0分,将各级阳性细胞的分数值相加,所得分数之和即为阳性指数。(2)HsCRP:根据仪器检测结果计数,单位以mg/dl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NAP活性、HsCRP水平比较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时,其NAP阳性率71%,阳性指数134,HsCRP水平11.48mg/dl,而非感染患者NAP阳性率32%,阳性指数36,HsCRP水平0.8mg/d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混合感染患者血NAP活性、HsCRP水平比较 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当中,真菌感染组NAP阳性率82%,阳性指数165,细菌感染组NAP阳性率68%,阳性指数126,混合感染组NAP阳性率76%,阳性指数14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CRP水平真菌感染组略高,但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表1 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与非感染的血NAP活性、 HsCRP水平比较表2 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混合感染的血NAP活性、 HsCRP水平比较

  3 讨论

  恶性血液病目前呈高发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继发感染常是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血液病患者粒系生长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克隆异常导致白细胞异常升高,有的由于疾病本身或者化疗药物使用而白细胞极度低下,所以,通过常规的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以及何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价值不大,甚至会有相反的结果。但临床工作中,又必须区分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何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抗感染治疗。另一方面,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时,常是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甚至是唯一的表现,但恶性血液病本身内在因素也可导致发热,对于后者抗生素治疗无效及仅而影响预后,所以为了不必要的使用抗生素以及预后判断,又必须区分感染性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为此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热时病原微生物未获取以前,必须通过简便易行、出结果迅速的实验检测方法来大致判断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发热原因。作者通过此课题发现,血NAP活性联合HsCRP检测,在恶性血液病发热原因鉴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碱性磷酸酶(NAP)主要存在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中,在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其它细胞内含量非常少,因此中性粒细胞中NAP的多少标志着中性粒细胞的成熟程度,在各种应激状态下,血NAP活性增强,继发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吞噬功能明显增强,故血NAP活性升高[1]。真菌感染也不例外,除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以及吞噬功能明显增强外,它还会继发粒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杆状核以及分叶核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颗粒增大增多,故血NAP活性也明显升高。通过测定上述3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热时血NAP活性,发现不同病因引起的发热NAP活性不同,感染患者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2,3],而在感染患者当中,真菌感染患者较细菌感染患者升高更明显,混合感染患者介于其中,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人体血浆中的一种正常蛋白成分,含量甚微。当组织损伤或炎症发生时,CRP在肝脏的合成和分解率增加,血清中的CRP浓度会显著上升,是一种急性相的反应物[4]。在临床上,CRP浓度的测定非常有助于炎症和感染的检测,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由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时除发热之外,可能无其它表现[5],而白细胞计数以及分类不能真实反应感染情况,故通过检测HsCRP可以判断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感染情况。在继发感染时,感染部位的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所以HsCRP会明显升高,尤其是在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组织损伤程度较为严重,HsCRP升高尤为明显[6]。通过本实验数据比较,发现继发感染患者较非感染患者HsCRP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感染患者当中,真菌感染较细菌感染患者又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指出的是,本资料中2例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HsCRP水平最高,可能与肺组织损伤更为严重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热时,在取得病原微生物结果之前,可以通过血NAP积分联合HsCRP检测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类型,为及时准确的抗感染治疗,尤其是否抗真菌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东平.215例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058~1059.

  2 林红,董丽华.血液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和NAP积分与感染的关系.浙江实用医学,2006,11(3):153~155.

  3 付立础.NAP染色在感染性发热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2007,32:139.

  4 谭晓霞,兰蔚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两种检测方法比较.现代预防医学,2008,18:3614~3618.

  5 张婷,邓晶,沈丹,等.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39~40.

  6 杨京明,陈军.C-反应蛋白对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2):168~17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