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例肾嗜酸细胞瘤报道及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09-06-26 浏览次数:882次
作者:白启柴 【关键词】 肾嗜酸细胞瘤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术前诊断非常困难。本次报道上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病例及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59岁。因右腰胀痛1月于2006年7月8日入院,体检:血压100/60mmHg,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7.2℃,腹平软,无压痛,未及肿块,双肾区无叩痛。辅助检查:尿隐血3+,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均正常。B超示右肾上极可见实质性肿块,向肾外突出,大小约4cm×3cm×3cm,内部回声不均。CT提示右肾上极4cm×3cm×3cm肿块,突出于肾表面,密度稍高于正常肾实质,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肿块内有低密度区,考虑右肾癌。于当年7月12日行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极肿块,向肾表面突起,未累及脂肪囊及肾周筋膜,肾蒂无肿大淋巴结。病理:肿瘤切面灰黄色,质细腻,界线清,无包膜。镜下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嗜酸性颗粒状,核圆形居中,少数细胞核较大深染,瘤细胞呈巢状排列,间质少细胞,水肿性。病理诊断:肾嗜酸细胞瘤。术后6d出院。 病例2:男性,43岁。因肉眼血尿伴右腰酸痛3天于2007年3月18日入院,体检:血压121/81mmHg,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2℃,腹平软,右肋下4指可及肿块,表面光滑,质地偏硬,轻触痛,右肾区轻叩痛。辅助检查:B超示右肾增大,形态失常,其内可见实质性肿块,大小约11cm×10cm×9.60cm,内部回声不均,可见血流信号,肾实质被挤压,显示不清,后腹膜无肿大淋巴结。下腔静脉、双肾静脉内未见栓子。静脉尿路造影示右侧肾脏肾盂肾盏破坏,杯口形态变形,提示右肾占位。CT示右肾巨大肿块,存少量正常肾组织,分界欠清,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可见片状囊性低密度灶,增强后病灶实质部分强化明显,中心仍呈低密度,肾门结构消失,为肿块占据,提示右肾巨大占位,临床诊断:右肾肿瘤,右肾癌首先考虑。于3月21日全麻下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中极巨大肿块,切面棕黄色,肿块有假包膜形成,与周围少量正常肾组织分界清,肾蒂无肿大淋巴结。病理:肿瘤切面黄褐色,有假包膜。镜检:肿瘤组织排列成实性巢状、梁索状,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胞浆嗜酸性,核小,圆形,多位于细胞中央,间质少,为透明样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丰富,局部可见瘤细胞侵犯包膜血管。病理诊断;肾嗜酸细胞瘤。术后14d出院。 病例3:男性,63岁。因反复右腰部酸胀伴发热4d于2007年11月26日入院,体检:血压124/74mmHg,脉搏94次/分,呼吸21次/分,体温37.7℃,腹平软,无压痛,未及肿块,右肾区叩痛。辅助检查: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微量,肝肾功能正常,CT示右肾中上极约3cm×3.50cm×3.50cm略低密度灶,密度欠均匀,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似有多个小病灶融合而成。术前诊断:右肾肿瘤,于当年12月2日全麻下行右肾探查,术中见右肾中极约4cm×4cm×4cm囊性肿块,呈多房性,囊壁厚,内见暗红色血性液体,肾周无肿大淋巴结。术中冰冻切片提示右肾癌,集合管癌考虑,遂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右肾实质内见4cm×3cm肿块,伴出血,可见小囊腔。镜检肿瘤组织呈实性巢状,腺样或囊状排列,可见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呈立方状,部分扁平状,多数细胞胞浆透亮,核圆行,位于中央,间质纤维结缔组织丰富,伴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周围肾实质可见结节状病灶,由嗜酸性细胞构成,排列成乳头状,周围见纤维包膜。病理诊断:右肾腺癌,集合管型,伴右肾嗜酸细胞瘤。术后15d出院。 2 讨论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约占肾肿瘤的3%~6%。Zippel[1]于1942年首次报道该病,1962年Hamperl等[2]提出诊断标准,1976年Klein等[3]对本病作了详细描述,1981年Liber等[4]通过90例病例分析,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生物学特性作了系统分析。肾嗜酸细胞瘤一般为单发,约有4%~6%可为双侧发病。发生在一侧或双侧的肾多灶性嗜酸细胞瘤称为嗜酸细胞瘤病。Klein[3]通过电镜证实本病来源近曲小管,但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提示可能发生于肾远端小管,特别是靠近集合管处。Brown[5]对嗜酸细胞瘤遗传学研究发现,本病常有染色体异常,特别是第1号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丢失。
本病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无任何症状,多因检查其它疾病或尸检时偶然发现,偶有轻微腰部不适、腰部肿块或血尿来就诊。本文报道的3例均有腰酸症状,其中1例有血尿。本病超声表现无特异性,通常表现为肾皮质区界线清晰的实性占位,易误诊为肾癌,但肿瘤较大时,瘤体中心可发现类星状低回声或稍高回声,被认为是超声诊断的重要特征。CT可见肿瘤突出于肾轮廓外,呈外生性生长,密度均匀,无坏死出血灶,肿瘤中心有时可见低密度星状疤痕,这是肾嗜酸细胞瘤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区别于肾癌。卢光明[6]通过文献复习,总结了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①肿瘤密度均匀,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增强后中等强化;②肿瘤中心星状瘢痕,一般认为瘢痕生长缓慢,长期缺血所致,所以肿瘤越大,发生率越高;③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肾周脂肪很少受侵。本次研究3例影像学表现不十分典型,使得术前都未能诊断嗜酸细胞瘤。
典型病例其大体标本显示肿瘤包膜多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突出肾轮廓之外,切面呈棕黄色,质地均匀,无瘤体出血、坏死。而肾细胞癌肿瘤组织可穿透肾包膜,切面常为黄色或黄白色,瘤体中心常有坏死出血灶。光镜下肿瘤细胞成巢状或片状,细胞核圆,大小一致,无核分裂相,胞浆丰富,充满大量嗜酸性颗粒物质,电镜研究显示嗜酸性颗粒物质为胞浆中布满线粒体所致。 以往由于对肾嗜酸细胞瘤认识不足,几乎所有的病例都被当作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目前大多数病理学家公认其为良性生物学行为,倾向于良性病变的诊断。但亦有少数学者坚持认为其存在潜在恶性可能,主张行包括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肾切除术。Amin等[7]通过80例病例分析认为以往误认为存在潜在恶性和远处转移,可能将嫌色细胞癌误诊或并存肾细胞癌,取材不当导致漏诊。鉴于此,对于较小的肾嗜酸细胞瘤,主张采取保留肾脏的手术如肿瘤剜出术、肾部分切除术,尤其对孤立肾或双侧肾肿瘤,保留肾脏意义重大,术后应进行长期严密随访。本次研究报道3例术后随访至今无局部侵润及远处转移。
【参考文献】 1 Zippel L. Zur kenntnis der onkocyten[J]. Virchows Arch Path Anat, 1942, 2(3):308-360.
2 Hamperl H. Oncocyten and oncocytoma[J]. Virchows Arch, 1962, 335(3):452-453.
3 Klein MJ, Valensi QJ. Proximal tubular adenomas of kidney with so-called oncocytic features: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13 cases of a rarely reported neoplasm[J]. Cancer, 1976, 38 (9):906-9-8.
4 Liber MM, Tomer MM, Farrow GM. Renal oncocytoma[J]. J Urol, 1981, 125(3):481-482.
5 Brown JA, Takahashi S, Alcaraz A, et al. Fluor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alysis of renal oncocytoma reveals frequent lose of chromosomes Y and 1[J], J Urol, 1996, 156(1):31-32.
6 卢光明, 印洪林, 许健, 等. 肾脏嗜酸细胞瘤的CT诊断[J].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8, 17(1):33-35.
7 Amin MB, Crotty TB, Tickoo SK, et al. Renal oncocytoma: A reappraisal of morphologic feature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fin- dings in 80 cases[J]. Am J Surg Pthol, 1997, 5(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