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175例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

发表时间:2010-11-15  浏览次数:476次

  作者:梁昭清,黄荣宁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关键词】 血液成分输血 输血反应

  输血和其它临床治疗一样,除具有治疗作用外,也可能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性疾病。笔者对本院2005~2007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共有47066人次输血治疗,其中输全血1575人次,红细胞悬液22289人次,洗涤红细胞3256人次,血小板846人次,血浆19310人次,冷沉淀790人次。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采取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输血后由临床医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返回输血科统计和保存,有反应时按发热、过敏、溶血等项打(√)。本科接到有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后,即进行有关核对和检查处理,并做详细记录。

  2 结果

  2005~2007年共计输血人次47066次,回报有175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7%,其中输全血反应15例、红细胞悬液反应70例、血浆反应79例、血小板反应11例,洗涤红细胞和冷沉淀未见有输血不良反应回报。175例输血不良反应中,有138例有输血史, 出现发热反应82例,过敏反应93例,未见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见表1。

  表1 各种血液成分发生的输血反应(略)

  3 讨论

  输血反应指在输血过程中或在输血后,接受输血的病人产生的与原来疾病无关的新的症状和体征,而这些症状和体征与输血密切相关,包括溶血性和非溶血性两大类。本院临床用血主要使用红细胞悬液成分输血,2007年成分输血率达98%,由于本院自1999年已开展RHD定型和抗体筛选试验,并常规使用凝聚胺法(特殊病例使用酶、抗人球法)进行交叉配血,所以未发现有溶血性输血反应病例。上述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血液成分中引起输血反应率最高的是全血和血小板(分别是0.95%和1.30%), 主要原因是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导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妊娠及输血次数密切相关,输血次数越多,引起发热反应概率越大。在多次妊娠妇女与反复多次接受输血中,因对粒细胞和血小板慢慢产生异体抗体,当再输入含白细胞的血时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溶解,释放热原。同时发热反应还与血液在贮存期白细胞活化后产生及释放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所致有关[1];本组结果显示,输注红细胞悬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和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常见。本组175例输血反应病例中,138例有输血史,因此输血前应详细询问病史,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贫血患者,最好选用洗涤红细胞输用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为了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建议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推广现代临床输血新知识,如输血时使用非盐水介质(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凝聚胺法等)交叉配血,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白细胞过滤器等技术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临床输血反应的发生[2~4];医务人员应了解输血的危险性,并与可能的疗效比较,权衡其利弊再做是否必须输血的决定,禁止输营养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临床输血科学、安全、有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Muylle L, Joos M, Wouters E, et al. Increas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interleukin 1,and interleukin 6(IL-6)levels in the plasma of stored platelet cocentrates:relationshipl between TNFα and IL-6 levels and febrile transfusion reactions [J]. Transfusion,1993,33(3):195-199.

  [2] 张锁柱,贾少荣,高风英.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2):125-127.

  [3] 蔡杰,胡俊妍,陈映娥,等.白细胞滤器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3-124.

  [4] 刘达庄,朱俊,朱自严,等.免疫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3):159-16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