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21 浏览次数:534次
作者:陈 芳 作者单位:(安康市中心医院呼吸科,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 目的:总结临床使用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及相关情况。方法: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部感染发生咯血而使用垂体后叶素者132例,其中46例发生低钠血症,采取限制每日总摄入量(包括补液量及口服量)或停用垂体后叶素,动态检测血清钠浓度。结果:46例低钠血症患者中28例无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6.4±3.2 mmol/L;18例出现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10.6±6.4 mmol/L,其中恶心、呕吐14例,肌无力10例,肌痉挛8例,嗜睡7例,精神错乱5例,抽搐4例,昏迷4例,二次昏迷1例,头痛、失明1例;一般经治疗后在1~2 d血清钠接近正常,症状消失,无1例死亡,也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对于咯血使用垂体后叶素时,要注意低钠血症的发生,应动态监测血清钠浓度;治疗开始即应补钠及适当限制入水量,切忌在血钠过低后急剧地补钠,否则可导致渗透性脱髓鞘病变,表现为不可逆精神失常。
【关键词】 咯血;垂体后叶素;低钠血症
垂体后叶素作为内科止血钳,在治疗出血性疾病,特别是咯血时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导致低钠血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本文现对使用垂体后叶素所致低钠血症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因咯血住院而使用垂体后叶素患者132例,均系2006-2009年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咯血患者,所有患者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并摄胸部X线片,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及痰病原体检查。全部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其中77例行3次痰涂片找抗酸酐菌检查、50例行胸部CT检查、3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发现肺结核60例(52.6 %)、支气管扩张22例(16.7 %)、肺炎29例(25.4 %)、肺癌9例(7.9 %)、肺结核并感染5例、恶性淋巴瘤并咯血3例,5例未明确病因。132例中46例发生低钠血症。46例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18~57岁,平均25岁。其中肺结核咯血3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10例,出血量为50~600 mL,按24 h内咯血量少于100 mL者为少量咯血、100~500 mL者为中等量咯血、大于500 mL或一次性咯血量大于100 mL者为大量咯血[1]判断,中等量咯血者14例,大咯血者32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对病因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咯血治疗:出血量在50 mL以上时,予以垂体后叶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 U溶于20~4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而后以18 U+5 %葡萄糖或糖盐中静脉点滴维持治疗,微量泵控制滴速,13~16 gtt/min,维持至出血停止后12 h。并保证每日摄钠8~10 g并监测血钠,如出现中度及重度低钠血症,保证每日摄钠10~12 g。低钠血症治疗:无症状时一般采取限制每日总摄入量(包括补液量及口服量),通常在800~1 200 mL/d;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尽量停用垂体后叶素,同时补充等渗盐水,并动态监测血清钠浓度。使血钠的升高速度控制在0.5 mmol/ h左右,血清钠恢复至130 mmol/L时停止纠正治疗。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46例低钠血症患者中,28例无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6.4±3.2 mmol/L;18例出现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10.6±6.4 mmol/L,其中恶心、呕吐14例(30.4 %)、肌无力10例(21.7 %)、肌痉挛8例(17.4 %)、嗜睡7例(15.2 %)、精神错乱5例(10.9 %)、抽搐4例(8.7 %)、昏迷4例(占8. 7 %)、二次昏迷1例(2.2 %)、头痛并失明1例(占2.2 %)。
2.2 垂体后叶素用量与发生低钠血症的关系 垂体后叶素用至24 U时发生低钠血症1例(2.2 %),垂体后叶素用至42 U时发生低钠血症3例(6.5 %),垂体后叶素用至60 U时发生低钠血症6例(13.0 %),垂体后叶素用至78 U时发生低钠血症15例(32.6 %),垂体后叶素用至96 U时,发生低钠血症21例(45.7 %)。
2.3 日总摄入量与发生低钠血症的关系 日总摄入量1 500~2 000 mL时发生低钠血症4例(8.7 %),日总摄入量2 000~2 500 mL时发生低钠血症14例(30.4 %),日总摄入量2 500~3 000mL时发生低钠血症16例(34.8 %),日总摄入量3 000~3 500 mL时发生低钠血症10例(21.7 %),日总摄入量>3 500 mL时发生低钠血症2例(4.3 %)。
2.4 转归 经用垂体后叶素后,咯血在1~4 d均得到有效控制。低钠血症经治疗后,一般在1~2 d得以纠正,血清钠接近正常、症状消失,其中失明1例因转院无法追踪,余45例无1例死亡和遗留后遗症。
3 讨论
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以肺结核为咯血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癌及肺部感染等[2]。本组资料显示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咯血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也为肺结核(52.6 %),其次为支气管扩张(16.7 %)、肺炎(25.4 %)、肺癌(7.9 %)。肺部疾患如肺炎、肺结核本身可以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肺组织合成、释放ADH增多),表现为不适当地抗利尿素分泌过多征群(SIADH),也有学者认为肺炎、脓胸时引起SIADH的原因是胸腔内迷走神经受累。但这种作用较微弱,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低钠血症。本组病例入院时血钠均正常,与此相吻合,抗利尿素后者含量极微。抗利尿素与血管平滑肌的V1受体结合,使肺小动脉收缩,降低肺静脉压,促进血小板凝集而起到止血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有在远超出其引起抗利尿作用剂量的情况下才能实现[3]。因此,外源性的较大剂量的垂体后叶素在起到止血作用的同时,其抗利尿作用更为强大,导致循环血量增大,使心钠素分泌增多,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结果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血钠的迅速下降及严重的低钠血症可出现临床症状。一般认为血钠降低至125 mmol/L时会产生临床症状,115 mmol/L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4]。本组病人的血清钠在104~126 mmol/L之间,与上述报道相似。临床症状一般以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较高,但部分患者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一开始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易与结核性脑膜炎混淆。本组有4例发生昏迷,一开始表现为烦躁,随后出现昏迷,曾考虑有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但脑脊液结果正常,后查血钠在104~116 mmol/L之间,经补充生理盐水,使血钠的升高速度控制在0.5 mmol/h左右[5],约36~48 h后,神志渐恢复正常。其中1例因再次出血二次应用垂体后叶素而再次出现昏迷。另有1例患者一开始表情淡漠,随后出现头痛、失明,患者转回内地治疗,无法追踪愈后。在人类,抗利尿素的释放率为1 mU/min即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时,相当于外源性抗利尿素的明显增多,远远超出生理释放量,因此,每日应用量越多,或者应用时间越长,其抗利尿作用越强,稀释性低钠血症越易发生,程度可能越重,本组病例的结果与之吻合,提示临床应用垂体后叶素时,特别是应用时间较长、剂量较大时,一定要积极监测血清钠浓度,避免低钠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低钠血症发生在每日总摄入量超过2 000 mL的病例较多,因此,限制每日总摄入量有助于降低低钠血的发生率。
低钠血症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如未适当控制入水量,可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降低,导致脑细胞及神经细胞水肿,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及疲乏,严重者可有神志恍惚、幻觉,甚至昏迷。发现严重低钠后,如在短时间内大量的补钠,使血浆渗透压急剧上升,水肿的神经细胞立即脱水、萎缩,严重者可出现渗透性脱髓鞘病变,患者表现为不可逆的精神失常[6]。
综上所述,使用垂体后叶素时应警惕低钠血症,治疗上应注意:(1)适当限制入水量在1 500mL/d。(2)垂体后叶素治疗的同时即适当补钠,保证每日摄钠8~10 g。(3)监测电解质,如血钠低于120 mmol/L,则每日钠摄入量可达10~12 g。(4)切忌在发现严重低钠血症后急剧补钠。我院3年来收治了6例在外院使用垂体后叶素而导致重度低钠血症、并发不可逆精神失常的患者。本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时,严格依照以上补钠原则,结果28例低钠血症以轻、中度低钠血症为主,在成功止血后停用垂体后叶素,所有低钠血症均能纠正,未出现不可逆精神症状。所以对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的可能性有足够的认识,并积极、科学地防治,是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朱元玉,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7-260.
[2] 许萍,瑞其丁.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疗效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24-25.
[3] 杨钢.内分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9-190.
[4] 董得长.内科各系统疾病与肾脏[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53.
[5] 谢自敬.内分泌代谢急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1.
[6] 林发旺.垂体后叶素致精神失常1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