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血液病学》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骨髓坏死1例

发表时间:2010-04-15  浏览次数:522次

  作者:苏东峰 李改军 陈淑萍 李建英

  作者单位:735100甘肃省酒钢医院血液科 甘肃省嘉峪关市中心血站

  【关键词】 单核细胞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主因“头晕、乏力半个月,加重伴发热、皮肤瘀点、瘀斑3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入院前3天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活动后心慌、气短,全身皮肤多发瘀点、瘀斑,自测体温39.1℃。在外院就诊,检验血常规:白细胞80×10 9 /L,给予青霉素治疗3天无效,复查白细胞升至150×10 9 /L,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既往有银屑病史10余年,8年前间断服用乙双吗啉治疗1年。入院查体:体温37℃,急性痛苦病容,贫血貌,躯干四肢弥漫性红斑,上附银白色鳞屑,伴多发瘀点、瘀斑,尤以注射针眼处明显。眼睑轻度水肿,口唇苍白,咽部充血,胸骨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无肿大,脊柱四肢无畸形,骨盆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Hb81g/L,WBC158×10 9 /L,PLT75×10 9 /L,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幼稚细胞。入院后查肾功能正常。肝功能:ALT71u/L,TP53.5g/L,ALB31.4g/L。右髂前上棘骨髓涂片示: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轮廓欠清,呈不同程度的溶解状态,部分可辨认细胞形似幼稚单核细胞。行左侧髂前上棘及双侧髂后上棘骨穿检查,抽出骨髓液呈暗红色,较污浊。骨髓涂片:全片视野背景呈粉红色,未见完整的有核细胞,所见细胞轮廓不清,核固缩,其间可见大量散在的紫红色碎片。未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胸骨穿刺示:增生活跃明显,粒红两系重度受抑,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占82.8%,其中原幼单核细胞占80.4%,过氧化酶染色弱阳性。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骨髓坏死。采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Baxter公司,美国)行白细胞单采术1次,WBC降至85.3×10 9 /L,开始给予DA方案化疗:DNR60mg,第1~3天;Ara-C150mg,第1~7天。化疗第5天查Hb51g/L,WBC0.4×10 9 /L,PLT11×10 9 /L。停止化疗,辅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素、复方皂矾丸、输血、支持治疗。1周后又出现右侧化脓性中耳炎,多发灶性脑出血,经输注血小板、抗感染治疗后缓解。2周后复查髂后上棘骨穿仍示:骨髓坏死。胸骨穿刺示:增生减低,幼稚单核细胞占11%,其后又给予TA方案继续诱导缓解2个疗程,辅以扩血管、支持治疗。复查Hb72g/L,WBC2.0×10 9 /L,PLT134×10 9 /L。胸骨穿刺仍未达完全缓解,但髂骨穿刺提示骨髓坏死程度减轻。患者自动出院,2个月后因肺部感染死亡。

  2 讨论

  骨髓坏死(BMN)是指骨髓造血组织和基质组织的大片坏死,临床较少见,其发生率报道不一(0.5%~37%) [1] ,预后较差。急性白血病是其最常见的原发病 [2] ,其次是淋巴瘤、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和实体瘤 [3] 等;感染、药物、镰状细胞病(SCD)、DI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良性疾病亦会引起。Semra Paydas等报道结核尤其是并发外周血减少者是BMN常见的一类良性原发病,对于这样的患者要提高警惕,早日行骨髓活检。骨髓坏死涂片的基本特征为细胞轮廓不清,呈不同程度的溶解状态,可辨认的细胞特征消失,胞核呈嗜碱性,肿胀或皱缩,裸核细胞多见,背景为无定型淡红色着色蛋白。骨髓活检常表现为正常的骨髓结构被破坏,出现嗜酸性、结构不清的无定形物质 [4] 。骨髓坏死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恶性肿瘤细胞释放某些促组织坏死因子。(2)肿瘤细胞增生、压迫、形成栓子或DIC中纤维蛋白栓塞致骨髓滋养血管广泛栓塞,引起微循环障碍,从而促使骨髓缺血、缺氧。(3)细胞凋亡或某些免疫因素引起骨髓细胞坏死。(4)毒物、各种感染微生物的毒素、化疗药物等对骨髓的损伤。

  本例为中年女性患者,既往有银屑病史10余年,8年前间断服用乙双吗啉治疗1年,可能是导致急性白血病的直接原因。发病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入院后红细胞、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双侧髂骨骨穿提示不同程度骨髓坏死,尤以髂前上棘为著。患者入院时肝功能ALT升高,考虑与骨髓细胞坏死后细胞内酶释放到血液中有关。

  骨髓坏死治疗以原发病的治疗为主。本例患者属高危白血病患者,入院时WBC高达158×10 9 /L,笔者采用白细胞单采术、化疗、抗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复方皂矾丸、输血、输注白蛋白、扩血管及其它支持对症等治疗,使病情得以控制。虽然采取的是标准剂量化疗,但仍出现重度骨髓抑制,考虑与骨髓坏死导致造血功能明显降低有关。因此在该类疾病的治疗中要注意化疗药物的剂量。由于骨髓坏死与正常骨髓相交替,可出现于多个部位,其坏死程度与坏死范围相关。因此,在遇到可疑病例时应做多部位穿刺,并同时行骨髓活检,积极寻找原发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亦可得到缓解或长期生存。

  参考文献

  1 沈志祥.30例骨髓坏死的病理和临床分析.临床血液学杂志,1992,5(1):34-35.

  2 Invernizzi RD,Alessio A,Iannone AM,et al.Bone marrownecrosis i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Haematologica,1995,80:572-573.

  3 Jassens AM,Offner FC,Van Hove WZ.Bone marrow necrosis.Cancer,2000,88:1769-1780.

  4 Norgard MJ,Carpenter JT,Conrad ME.Bone marrow necrosis and de-generation.Arch Intern Med,1979,139:905-91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