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肉眼血尿-PT、aPTT延长
发表时间:2010-03-26 浏览次数:559次
作者:李剑,赵永强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北京 100730) 【关键词】 鼻出血; 肉眼血尿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4岁,因“鼻出血、肉眼血尿10余天”于2007年2月13日收入我院。患者于10 d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鼻出血,单次出血量最多达200 ml左右,伴肉眼血尿,尿中可见血凝块,伴头晕、心悸,无咯血,无呕血及便血,无皮肤出血点。
中年男性,急性反复多部位出血。在其病史问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重点询问既往有无出血病史,比如说有无拔牙后出血,既往手术是否顺利(有无出血)等等。阳性出血史往往提示一些慢性病继发出血或先天性出血疾病;(2)由于部分药物和毒物也可以诱发出血倾向,所以也要重点询问相关药物,特别是香豆素类药物和活血化瘀类中药;(3)出血患者的家族史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相当多的出血性疾病为遗传性疾病,如果家族史阳性则还要重点询问先证者,绘制家谱图。
患者为个体餐馆老板,既往体健,否认既往出血史,否认特殊药物及毒物接触史,否认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0/80 mmHg。神志清楚,皮肤无出血点及淤斑,无肝掌及蜘蛛痣。鼻腔黏膜轻度充血水肿,可见血痂。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95次/min,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四肢关节活动正常。
出血性疾病病因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3大类:(1) 血小板异常:包括血小板数目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药物的副反应和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2) 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如慢性肝病、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和血友病)、凝血因子消耗(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存在抗凝物质(如肝素和获得性抗凝血因子抗体);(3) 血管因素(如过敏性紫癜)。通过一系列凝血方面的检查可以大致地判断出血性疾病的病因。例如,血常规检查可以明确有无血小板数目的减少;血小板功能检查(如血小板聚集试验)可以除外血小板数目正常但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可以反映出有无凝血功能异常,其中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的指标(涉及凝血因子Ⅶ、Ⅴ、Ⅹ、Ⅱ和纤维蛋白原),而aPTT是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的指标(涉及Ⅻ、Ⅺ、Ⅸ、Ⅷ、Ⅹ、Ⅴ、Ⅱ和纤维蛋白原)。
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6.5×109/L,血小板719×109/L,血红蛋白105 g/L。尿常规:蛋白3.0 g/L、红细胞200个/L,100%正常形态。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4 u/L、白蛋白41 g/L、总胆红素6.3 mol/L,肌酐85 mol/L。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丙型肝炎抗体和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均阴性。PT 74.6 s,aPTT 146.5 s,纤维蛋白原4.5 g/L、D二聚体(DD)75 g/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1.7 g/L。
本例患者血小板数目不低,PT和aPTT明显延长,说明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凝血抑制物的可能。应进一步行1∶1正常血浆纠正试验加以筛查。1∶1正常血浆纠正试验是筛查凝血异常性疾病病因的重要试验。如果凝血异常可以被完全纠正,提示可能是体内凝血因子缺乏,如果不能被纠正,则提示体内可能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如类肝素物质或抗凝血因子抗体等。之后,依据1∶1血浆纠正试验的结果,分别通过检测各类凝血因子活性和相关抑制物水平明确病因。
行1∶1正常血浆纠正后复查PT 13.2 s,aPTT 32.3 s。凝血因子活性测定:FⅡ8.1%,FⅤ103%,FⅦ活性5.1%,FⅧ活性229.8%,FⅨ6%,FⅩ活性7.4%,FⅪ活性172%,FⅫ活性63%。
本例患者的凝血异常可被1∶1正常血浆完全纠正,提示体内可能存在凝血因子缺乏;同时,患者Fbg正常,DD不高,FDP正常,说明并非凝血因子消耗造成的因子缺乏,而是内、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所致。患者的肝脏功能正常,而因子Ⅱ、Ⅶ、Ⅸ、Ⅹ的活性明显下降,因子Ⅴ、Ⅷ的活性正常,支持该患者存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维生素K是部分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包括因子Ⅱ、Ⅶ、Ⅸ、Ⅹ、蛋白C、蛋白S和蛋白Z)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必需的辅助因子。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谷氨酸残基只有通过羧化酶被羧基化后,凝血因子才能进一步与钙离子结合而被活化。羧化酶的活性需要有还原型维生素K的参与。在上述凝血因子的羧基化过程中,还原型维生素K被氧化为非活性形式,即2,3环氧维生素K,后者在环氧化酶还原酶的作用下被重新还原为维生素K1,使得凝血因子的羧基化得以继续。任何造成还原型维生素K缺乏或影响上述环节的因素都会造成上述凝血因子缺乏,进而导致出血。同时,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一部分由食物(如菠菜等)所提供,一部分由肠道细胞所合成,并在小肠内吸收。因此吸收不良综合征、阻塞性黄疸、长期服用肠道抗生素、服用香豆素类抗凝药物等都会造成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化障碍,导致相关因子缺乏。
本例患者无常见的导致体内维生素K减少的疾病,如慢性肠道吸收和胆道疾病、慢性肝脏疾病,以及使用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呢?
送检血尿毒物检测(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毒物检测中心):血溴敌隆浓度 21 ng/ml,尿溴敌隆浓度为15 ng/ml,诊断为溴敌隆中毒。予凝血酶原复合物 900 u 1次,静脉点滴维生素K1 40 mg/d。患者尿液颜色逐渐变为正常,无新发出血。1周后PT恢复至14.1 s,aPTT下降为27.6 s,复查因子Ⅱ、Ⅶ、Ⅸ、Ⅹ活性均恢复正常。住院10 d出院,继续静脉应用维生素K1 20 mg/d,30 d后停药。停药1个月时随访,患者无出血表现,各项指标包括PT和aPTT均正常。本例始终未确定毒物来源。
溴敌隆是一种香豆素类灭鼠药,1970年代开始应用于灭鼠领域,因其对鼠类适口性好,毒力具有选择性且有特效解毒剂而取代神经毒性的“毒鼠强”在灭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香豆素类灭鼠药与华法令结构相似,但其脂溶性更好,与肝组织的亲和力更高及体内排泄时间更长,都使得溴敌隆的作用强度为华法令的100倍,而且半衰期更长,至少24.2 d(华法令的半衰期仅为44 h左右),故这类灭鼠药又被称为“超级华法令(superwarfarins)”。抗凝血类鼠药的作用机制包括干扰还原型维生素K的合成,抑制肝脏合成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另外毒物还可以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壁,使得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这些药物的潜伏期都比较长,大多于食后第3~7 d才开始出现症状,并有蓄积作用,持续作用时间长。中毒的途径主要包括误服、自杀、谋杀或工业接触。维生素K1是治疗香豆素类灭鼠药中毒的特效药物。关于维生素K1的用量、用药方式,各家文献报道颇不一致。可能与溴敌隆的摄入量、是否持续接触溴敌隆及溴敌隆代谢的个体差异有关。一般而言,在溴敌隆中毒时,由于维生素K1不能再生成,每一步羧化反应均需要一个新的维生素K分子,因此治疗严重中毒病例需要静脉应用大剂量维生素K1(40~800 mg/d)。具体疗程取决于凝血时间何时恢复正常,有时可长达数月。由于相当部分的患者停药后会发生病情反复,所以需要密切观察,适当延长用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