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健康成人血浆凝血指标生物参考区间调查
发表时间:2010-03-09 浏览次数:616次
作者:何泽昌 ,李广华 作者单位:1信宜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 信宜 525300;2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广州 510080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信宜市健康成年人群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建立我院实验室血浆凝血指标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采用凝固法(Cluass)对125例健康成年人(年龄>18岁,其中男63例,女62例)进行血浆凝血指标的测定。结果 血浆凝血指标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95%可信限的生物参考区间为:凝血酶原时间(PT)12.2~14.8 s;国际化标准比值(INR)0.94~1.14;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32.1~42.7 s;纤维蛋白原(Fbg)2.21~3.81 g/L。结论 凝血指标在术前检查、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控、止凝血功能障碍和纤溶亢进等判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仪器的检测原理、试剂、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其检测的参考值亦不同。所以临床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结果。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生物参考区间
凝血项目(aPTT,PT/INR,Fbg)的检测,在临床使用甚广,除作为出、凝血疾病的筛选试验与抗凝治疗的监测外,已列为外科手术病人术前的常规检查。但由于地区人种有别,检测仪器与试剂差异,其正常参考值各有差别[1,2]。本文旨在建立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及耗品 法国Diagnostic Stago公司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反应杯(ATAICU V ETTES)由Stago公司提供;枸橼酸钠抗凝管由BD公司提供。试剂:Diagnostic Stago公司配套试剂。质控品由Diagnostic Stago公司提供。
1.2 标本来源 本组所有调查对象都是本地区的健康人,共125例。其中男63例,女62例。年龄18~71岁,平均41岁。均为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经筛选各项检查指标均未见异常改变。
1.3 标本采集 受试者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8 ml,注入含0.109 mmol/L枸椽酸钠0.2 ml抗凝管内迅速混匀,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2 h内完成检测。
1.4 方法 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试剂配制,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对125例健康受检者的血浆进行PT、aPTT、Fbg检测。在仪器性能良好和质控在控的情况下,严格按照仪器要求操作,以手动进样方式对采集的标本在4 h内完成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x±s表示其95%数据分布范围,确定参考区间[3]。
2 结 果
2.1 经SPSS 13.0正态性检验,凝血指标(PT、INR、aPTT、Fbg)的数据均呈正态分布见表1。表1 125例健康成人血浆凝血指标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2.2 经SPSS 13.0描述统计分析,凝血指标(PT、INR、aPTT、Fbg)的生物参考区间见表2。表2 125例健康成人血浆凝血指标生物参考区间表3 125例健康成人血浆凝血指标与其它相关报道的生物参考区间
3 讨 论
在生理状态下,凝血与抗凝血处于动态平衡,促进和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质相互作用构成了凝血过程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凝血指标在术前检查、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控、止凝血功能障碍和纤溶亢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仪器的检测原理、试剂、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其检测的参考值亦不同。本文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C 28A2文件要求[3],对本地区人群的凝血指标进行了生物参考区间调查。本文125例信宜地区健康成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其参考范围与其他实验室的参考范围亦有一定差异,这也证明了建立本地区实验室凝血指标生物参考区间的必要性。
根据文献资料,成年人的凝血指标的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不明显,加上本实验室条件有限,便没有进行年龄层次和性别间的分组统计其生物参考区间,这也是符合NCCLSC28A2文件要求的。虽然于素云[5]的研究表明70岁以上的老年组与其它年龄组在Fbg项目上有显著性差异,但本研究因7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不够而没有进行研究证实,不能不说是一遗憾。
本文的研究说明,对于凝血指标(特别是INR项目),实验室还是应该建立自己的生物学参考区间,以避免有可能为病人带来风险的临界值的结果。
【参考文献】[1] 黄作群,覃桂芳,姜烈君,等.实验室内PT和aPTT正常参考范围的建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5):787.
[2] 陈桂山,杨有业,杨志钊,等.APTT、PT、FIB生物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J].检验医学,2008,23(1):2426.
[3]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How to define and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S]. Wayne, PA: 2000,C282A2 NCCLS,2425.
[4]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5] 于素云,吉阳涛,刁莹莹等.沈阳地区2 273例健康人PT、αPTT、Fbg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2):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