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亲属的压力与身心需要调查
发表时间:2009-06-26 浏览次数:763次
作者:高安丽 冯清琪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安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关键词】 白血病 家属 压力 支持性照顾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总发病率的5%,在全国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一位 [1]。在白血病患儿诊断早期,几乎所有患儿家属均处于负面心理压力之中,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白血病缓解期明显延长,部分患儿可长期无症状存活。调查患儿亲属的心理压力及身心需要,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患儿家属疏导、帮助、支持、关怀,在最佳治疗时机内,实施早期诱导缓解、巩固强化治疗,可提高患儿完全缓解率,有利于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005年5月~2006年6月来我科陪护或探视的白血病患儿的亲属82例,年龄25~64岁,与白血病患儿的关系:父亲23例,母亲24例,外祖父6例,外祖母4例,祖父5例,祖母4例,其他亲属16例。 1.2 方法 1.2.1 交谈式 同患儿家属交谈,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居住环境,亲属的文化程度,学习工作情况,患儿养育史,并做记录。 1.2.2 观察式 观察患儿亲属的面容、表情、语言、行为,并做记录。 1.2.3 问卷式 患儿出院当天对其家属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反应及需求、健康治疗护理信息、生理与日常生活需要、照顾与支持需要。 2 结 果 白血病患儿亲属心理反应,在患儿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心理压力及身心需求。 2.1 否认、焦虑首次入院患儿的亲属及独生子女的父母,怀疑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或奔波于各家医院检查,同时对医护人员寄予极大的期望,身心处于最大需求期。此种心理反应的有35例,占43%。 2.2 彷徨、依赖 患儿亲属广泛收集治疗健康信息,强烈求生欲促使其获得更多的治疗护理方法。82例中55例出现此种反应,占67%。
2.3 心理逆差 多见于患儿化疗骨髓抑制阶段或病情恶化,家属错误判断,治疗反而加重了患儿的病情,产生愤怒、敌对等不良心理反应。出现此种反应的有18例,占22%。
2.4 悲伤、痛苦 患儿多次化疗住院,家庭经济条件拮据,亲属工作和生活受到了影响,在情绪上产生过分激动、流泪的有70例,占85%。
3 护理对策
3.1 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互动关系 白血病患儿确诊的早期,护理人员首先与患儿亲属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为其提供关于自己能做些什么以促使患儿疾病好转的指导,指定一位医生和护士与家属讨论有关患儿疾病治疗与护理各方面的情况,简单、明确、重点突出。首先,护士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患儿,急家长所急,痛患儿所痛,把患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
3.2 提供健康信息 对白血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文化程度低的家属其需求较少、简单,文化程度高的家属较细致、认真。采用多种形式提供关于疾病护理,白血病的控制与缓解,检查项目、方式、结果等相关资料。选择化疗方案前充分地了解治疗的优势和副作用,尊重家属的权力,签署知情同意书,提供关于如何处理不适症状和治疗副作用的有关资料。语言通俗易懂、恰当形象的比喻、减少亲属由于缺少信息带来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压力。
3.3 满足支持和照顾需要 护士应帮助家属争取社区的支持,发挥社会体系等各方面的作用,给予家属较多的情感支持,开展惠民服务,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使其感到被尊重与关爱。向家属介绍成功的病例,使其在交流中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信息。
3.4 应用正性心理防御机制 护士应同情关心体贴患儿家属,指导患儿家属运用“甜柠檬心理”“酸葡萄心理”,例如:财去人安等,自我安慰。运用升华作用,使不良的心理压力得到宣泄,以泰然处置的态度面对现实。
在白血病患儿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儿无独立的社会及情感认知能力,亲属为其重要的监护人,观察其亲属的各种心理压力,正确做好亲属的心理疏导、调整,教会亲属合理的应对方式,解除心理压力和困惑,以正确的身心状态配合白血病患儿治疗护理,开展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整体护理,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李宗明. 内科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70.
[2] 孙秀华. 小儿输液中小儿及家长心理状态的分析及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49.
[3] 孟新云,钟萍. 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中的作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