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18 浏览次数:961次
作者:王宜梅 张凤霞 李 慧 刘爱军 【关键词】 加替沙星 【摘要】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0例泌尿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加替沙星组)89例,男49例,女40例;对照组(氧氟沙星组)81例,男56例,女25例。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100ml,iv,bid,连用7d;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100ml,iv,bid,连用7d,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5.4%,总有效率96.6%,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疗效良好。 【关键词】 加替沙星 泌尿道感染 临床疗效 加替沙星是新的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为8-甲氧氟喹诺酮类外消旋化合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它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均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并具有体内吸收迅速安全,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1]。本文对89例细菌性泌尿道感染患者应用加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70例本院住院的泌尿道感染患者,其中男105例,女65例,年龄19~60岁。均具有典型的泌尿道感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等,且中段尿培养为阳性和尿检WBC>10个?Hp-1。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实验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加替沙星组)89例,男49例,女40例;对照组(氧氟沙星组)81例,男56例,女25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加替沙星100ml,iv,bid,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100ml,iv,bid,均连用7d,每日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及结束时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者须追踪复查至正常为止;细菌学检查:治疗前后做细菌培养,在给药前后分别对尿液和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4级[2]。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都恢复正常,病原菌清除。显效:病情明显恢复,但是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病情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1项以上未恢复正常。无效: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1.4 细菌学评价标准 细菌学评价标准按清除、未清除、再感染3级评定,并计算细菌清除率。 1.5 统计学分析 在以上研究指标中,首先对入选不同组别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主要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组间是否具有可比性。由于主要疗效指标呈非正态分布,所以在比较两组有效率时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组别(略)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
2.2 细菌学疗效结果 见表2。 表2 细菌学疗效结果(略)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用药后共发生3例轻度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面部瘙痒,皮疹,1例恶心,GOT1例升高,未经任何处理,停药7d后全部自行恢复正常。
3 讨论
加替沙星作为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类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的流感杆菌、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仍具有抗菌活性,而且,加替沙星与大多数氟喹诺酮抗菌药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细菌型拓扑异构酶的选择性更高[3]。氟喹诺酮抗菌药物抑制人体肝脏酶的作用强弱依次为: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司氟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代谢性相互作用较少。故加替沙星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不良反应最低的药物之一。
本研究发现加替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89例,痊愈76例,治愈率为85.4%,总有效率为96.6%,而氧氟沙星组治疗的81例中痊愈28例,治愈率为34.6%,总有效率为76.5%。从细菌清除角度来说,加替沙星组细菌清除率为93%,而氧氟沙星组细菌清除率为5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加替沙星作为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良药,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裴斐,王睿,王中孝,等.健康志愿者静滴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耐受性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4):216
[2] 吕建平,赖清英.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道生殖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1):44
[3] Takei M,Fukuda H,Yasue T,et al.Inhibitcry activities of gatibacterial (AM-1155),a newly developed fluoroquinolone,against bacterial and mammalian type topoisomerase[J].Antimicro Agents Chemother,1998,42(20):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