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4例
发表时间:2009-06-26 浏览次数:761次
作者:葸瑞,白海,王存邦,张茜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科,甘肃 兰州 730050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多发性硬化;治疗
1临床资料
2005/2006我科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4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8岁,病程0.5~4.5 a. 2例主要表现活动迟缓、视物不清、呕吐等症状及神经系统病理征; 1例颈段以下运动、感觉功能消失,高位瘫痪; 1例双侧肋缘以下运动、感觉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 残疾状态扩展评分(EDSS)依次为6, 5, 10, 12分,平均8分. 其他血常规、肝炎系列、生化检查、心电图等无异常. 采用细胞因子GCSF 300 μg 动员4 d,第5, 6日分离冻存干细胞,平均分离单个核细胞235.3×108个. 分离结束当日开始预处理,采用BUCY方案(BUS 1 mg/kg, 1/6 h×4 d,口服,Cy 60 mg/kg×2 d). 预处理后休息1 d回输自体干细胞,平均回输单个核细胞 4.5×108/kg. 常规给予预防感染、出血、VOD、细胞因子等支持对症治疗. 血象恢复后转神经内科继续予CsA 300 mg/d, 服用3 mo.
移植后白细胞最低为0,平均0.1×109/L,多发生于移植后7, 8 d, 血小板<20×109/L多发生于移植后7 d左右. 移植后血象恢复顺利,第10日中性粒细胞>0.5×109/L,第11日白细胞>1.0×109/L,第13日血小板>20.0×109/L. 移植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3例,重度血尿1例,治疗后好转. 移植后出现短暂肌肉抽搐、上肢麻木加重状况1例,再予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好转. 高位截瘫1例,在移植后30 d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前大小便失禁症状已改善. 3例存活者病情有不同程度缓慢好转,2例轻症患者原有恶心、呕吐症状者移植后无反复,神经系统异常缓慢好转. 1例截瘫患者移植后1 a一侧肢体肌力仍减弱,可自主活动并适当从事家务劳动. 移植后6 mo EDSS 7分,1 a EDSS 4分, 较移植前有明显降低. 最长观察时间2 a病情未出现反复,可生活自理. 移植后多次行神经系统核磁检查, 结果显示原有病灶数明显减少.
2讨论
多发性硬化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紊乱导致神经髓鞘和轴索损害,是严重的致残性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特别是PMS病情顽固,常规药物疗效差,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通过重建免疫使疾病得到控制和治愈. 选择的标准是: ① 年龄<55岁;② 静脉用甲基氰化泼尼松(1 g/d×3 d)不能阻止病程进展;③ EDSS在5~8分,且继续增长[1]. 预处理多采用 TBI+CY, BUCY 或卡莫司汀, VP16, AraC, 马法兰联合化疗. 移植中未去T细胞则可在移植后1,2 d加用ATG及甲强龙. 并给予免疫球蛋白等支持、对症治疗[2]. 倪秀石等[3]报道16例PMS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4 mo,无进展生存率为80%,无事件生存率为50%. 冀冰心等[4]报道13例PMS患者移植后18 mo EDSS评分较前降低,年发病次数减少,移植后3 a疾病无活动存活率为(63.6±14.5)%,无移植相关死亡. 我科与神经内科协作开展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MS,4例患者诊断明确,动员、采集干细胞顺利,预处理采用BUCY并达到了预期的免疫抑制作用. 移植后恢复顺利,移植后平均11.5 d白细胞恢复正常,并发症除常见的贫血、感染、出血等外无特殊的不良反应,移植安全性高. 移植后1例死亡,3例移植后病情明显改善,移植前病情较轻者治疗效果更明显.
【参考文献】 [1] 张增强,刘振华.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进展[J]. 医学综述, 2005,11(1):53-55.
[2] Comi G, Kappos L, Clanet M, et al. Guidelines for autologous blood and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 a consensus report written on behalf of the European Charcot Foundation[J]. J Neurol, 2000,247(5):376-382.
[3] 倪秀石,欧阳建,黄嵘,等.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3):192-195.
[4] 冀冰心,苏力,徐娟,等. 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 25(10):88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