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发表时间:2012-06-04  浏览次数:505次

  作者:韦良宏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钦州535000

  【关键词】 胃炎;内镜介入治疗;药物疗法;中药疗法

  隆起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样胃炎[1],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的胃炎,特点是临床上有表现不典型的上腹痛和(或)不适,有剑突下压痛。内镜下存在再发性或持续性的胃多发性糜烂,原因不明。糜烂呈特征性的疣状——伴或不伴中心凹陷或糜烂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隆起,直径多<1cm,多数分布于幽门腺区域和移行区,与胃的长轴走向一致。组织学上多伴有上皮增生或肠化[2],再生的腺管常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故治疗方案也不统一。现就目前内镜介入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方法作一综述:

  1 内镜介入治疗

  1.1 内镜下热极治疗   内镜下热极治疗是利用热传导和热辐射原理,使与热探头表面接触的病变组织因温度迅速上升到一定程度,导致组织凝固、炭化、坏死,从而灼除病变,其安全性可通过设定热极治疗时间和治疗温度而实现,凝固深度有自限性,治疗时热探头表面能防止粘连,并避免与正常胃黏膜脱离时出现撕裂现象[3]。如武育卫等[4]报道采用内镜下热极治疗118例疣状胃炎,1个月后复查胃镜,可见原病灶处有新生黏膜上皮,无明显纤维瘢痕形成,1次治愈率为95.8%,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说明内镜下热极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经济有效的方法。

  1.2 内镜下射频治疗 利用射频治疗仪电极头周围产生90~100℃高温,通过热传导使电极附近组织脱水、气化和固缩,以至无菌性坏死。射频治疗具有以下优点:射频电极头不易使组织炭化,从而不易产生粘连;无污染,不产生烟雾、电火花及刺激性气味;在工作时不发热,不会损伤内镜。如魏鸿雁[5]报道30例患者106处病变经射频治疗1~3次,术中、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26例随访2年,其中20例消化症状已消失,6例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无复发;4例失访。说明内镜下射频治疗也是一种有效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方法。

  1.3 内镜下微波治疗    微波使生物体(包括细胞中)的极性分子振荡而产生能量。其能量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种,微波分为亚毫米波、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四种。临床上常用的是分米波(935~2 450)的热效应,以不同剂量的局部加热达到止痛、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肿瘤、组织凝固汽化等治疗作用。如姜帆等[6]报道12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病人使用微波治疗的效果,均经病理诊断,10枚以下疣状胃炎者45例,11~19枚疣状胃炎者54例,20枚及以上者23例。一次性治愈者114例,20枚以上者有8例,经2次微波治疗完全治愈。120例病人经术后3个月~1年复查,仅2例复发。说明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是一种新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它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安全可靠、无痛苦、无严重并发症。

  1.4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   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电凝固治疗,其原理是电流通过离子化的氩气将其导向靶组织产生高温凝固或止血[7]。与常规的电凝方法相比,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治疗息肉、隆起病变等方面具有以下优点[8]:①不接触创面,没有组织粘连;②连续性凝固,组织损伤深度限制在3mm内;③氩等离子束不仅可沿电极轴向直线扩散,还可以侧向(横向与纵向)、甚至“拐弯”扩散;④无汽化现象,穿孔危险更小;⑤无炭化现象,有利于伤口愈合;⑥视线更好,无异味干扰。吴会超等[9]报道38例隆起糜烂性胃炎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35例隆起糜烂性胃炎采用药物治疗,无论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还是隆起病灶变化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无穿孔、出血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该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近期观察有明显疗效,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1.5 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 利用高频电凝发生器通过电凝电极与隆起糜烂接触,使蛋白变性凝固,组织坏死脱落,以达到平伏疣状隆起的目的。而同时给予制酸、黏膜保护剂,可使胃黏膜炎症改善,上皮修复,以达到治愈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目的。如程秋云等[10] 报道采用高频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39例,治愈33例(84.62%),好转6例(15.38%),总有效率为100%。无穿孔、出血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认为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确实安全有效,临床所需设备简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 药物治疗

  2.1 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 许多研究表明隆起糜烂性胃炎与Hp相关,周庆南等[11]报道Hp感染率慢性隆起糜烂胃炎组为66.67%(52/78),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为31.25%(25/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感染后自发清除少见,易致慢性胃炎的长期存在。长期Hp感染所致的炎性及免疫反应可使部分患者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12]。多数研究表明根除Hp可改善胃黏膜组织学的炎性反应,防止萎缩和肠化进一步发展[13]。如许应坤等[14]报道正规根除Hp治疗组有效率(92.3%)显著好于对症处理组(26.9%),说明Hp感染与隆起糜烂性胃炎关系密切,根除治疗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有效。

  2.2 药物(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目前认为可能与Hp感染、胃酸过多、胆汁返流、变态反应及机械刺激等多种损害因素有关。抑酸药可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提高pH值、提供抗生素发挥作用的最佳胃内环境。胃黏膜保护药具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作用,促进胃黏膜多糖、黏蛋白合成,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PGE)及生长抑素含量,起到保护胃黏膜上皮的作用,而且可抑制Hp的生长。如陈建芝等[15] 报道雷尼替丁加硫糖铝以及奥美拉唑胶囊加麦滋林-S颗粒均能有效地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

  2.3 中医中药   疣状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等病证范畴。本病根本的病理变化乃脾胃虚弱、瘀血内结,治疗上予健脾和胃、活血祛瘀为基本治则。如王文凡[16] 报道采用益胃活血方治疗48例疣状胃炎,总有效率为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雷尼替丁胶囊),收到较好疗效。

  3 联合治疗

  以上各种方法的联合治疗,如中药联合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17],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18]等。

  总之,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方法很多,但它们均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长期疗效观察。因此,只有从根本上阐明病因和发病机制,才能真正找到一个有效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途径,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恶变。

  【参考文献】

  [1] 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64-365.

  [2] 马洪升,欧阳钦,陈岱云,等.35例痘疹性胃炎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2,8(10):44-45.

  [3] 李绥军,黄留业,曹晓凌.内镜下热极治疗食管白斑症52例[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5,17(5):249.

  [4] 武育卫, 郭先科.内镜下热极治疗疣状胃炎118例疗效观察[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1):70-71.

  [5] 魏鸿雁.内镜下射频治疗疣状胃炎30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6):703.

  [6] 姜帆,徐丽坤.胃镜下微波治疗疣状胃炎122例疗效分析[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8):593-584.

  [7] Wahab PJ, Mulder cIJJ, den Hartog GD, et al. APC in flexible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pilot experineces [J]. Endoscopy,1997,29(3):176-181.

  [8] 许国铭,李兆申.上消化道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1-56.

  [9] 吴会超,庹必光,吴鸿.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73例成熟型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8,23(2):108-109.

  [10] 程秋云,刘洪,张艳.高频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39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5):74-76.

  [11] 周庆南,梁运啸.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隆起性胃炎病理改变探讨[J].医学文献,2004,23(4):467.

  [12] Kuipers EJ, Uyterlinde AM, Pene AS, et al. Long-term sequela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 [J]. Lancet,1995,345(2964):1525-1528.

  [13] Zhou L, Sung JJ, Lin S, et al. A five-year follow-up study o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gastric mucosa after Hp eradication [J]. Chin Med J,2003,116(1):11-14.

  [14] 许应坤,张红光,刘强.幽门螺杆菌根除对疣状胃炎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7,6(11):665-667.

  [15] 陈建芝,黄晓生,黄燕媚.雷尼替丁加硫糖铝治疗疣状胃炎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07,50(6):332-333.

  [16] 王文凡.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胃炎48例[J].中医研究,2007,20(9):22-23.

  [17] 杨楠,李茂清,吴晓君,等.安胃汤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07,29(5):22-23.

  [18] 黄家森,王利娜,胡维杰,等.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7):731-73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