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下肢屈曲活动对促进黏连性肠梗阻术后胃肠蠕动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06  浏览次数:434次

  作者:钮自宇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消化内科(266011)

  【关键词】 黏连性肠梗阻,促进胃肠蠕动

  腹部手术后病人肠袢均有一段时间的麻痹,在此期间有炎性纤维素产生,静止的肠袢容易被黏连,术后尽早恢复胃肠蠕动功能,特别是黏连性肠梗阻再手术病人,对预防术后再黏连,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我科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120例黏连性肠梗阻术后病人除常规治疗外,进行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促进了胃肠蠕动,减少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男74例,女46例,年龄22-81岁;均确诊为黏连性梗阻,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其中肠黏连松解术82例,肠切除吻合术28例,肠捷径手术1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64例)除常规治疗外,术后第一天,病人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下肢屈膝、屈髋,用手尽量抱膝,然后伸直,反复多次,双下肢交替进行,以自主活动为主,体质虚弱病人可以协助活动。每次活动10min,3次/d。腹部按摩病人取仰卧位,屈髋、屈膝,紧贴病人腹部旋转或按摩,从脐部开始,由内向外,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在腹壁上移动,手术切口处应避开或减轻用力,每次按摩5-10min,3次/d,按摩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按摩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切忌粗暴。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即嘱咐或协助病人翻身,1次/2h,保证确实有效胃肠减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的排气时间和术后早期炎性反应性肠梗阻(简称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2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的比较(略)

  表1显示,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病人明显提前。

  2.2 2组病例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2例,占3.13%,对照组发生14例,占25.0%;对2组病例进行两样本率的比较x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是靠机械性动力作用增强肠蠕动,阻止肠袢间的黏着,促进胃肠蠕动尽早恢复,且不受病情限制,病人容易接受,无任何并发症。为病人进行腹部按摩时,边按摩边与病人交谈,讲解腹部按摩、下肢屈曲活动、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指出肠蠕动、肛门排气、早拔除胃管能早进食,且减少黏连性肠梗阻的再发生率,有利于机体康复。病人在无禁忌情况下,应鼓励和协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争取在短时间内随意活动,以促进场蠕动,减少肠黏连,但术后病人因手术,麻醉药的作用和身体状况等,使活动受到不同程度限制,为此靠下床活动恢复肠蠕动是有困难的。在下床活动之前,可通过腹部按摩和下肢屈曲活动,达到早期活动效果。本组观察结果示,此方法是有效的。

  3.2 降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 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短期内(91%在术后2周内),多数病人尚未出院。既有机械性因素,但无绞窄的情况。本文观察组炎性肠梗阻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可以减少静止的肠袢黏连的机会,从而可预防术后再黏连,降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志民,郭允希,齐兆生.腹部外科诊疗参考[M].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41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