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肠易激综合征与五脏相关
发表时间:2011-12-23 浏览次数:423次
作者:李贺元,罗晓韵,劳绍贤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405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五脏相关学说,中 医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发病原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脑—肠轴的异常等因素参与其发病,故临床在着重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辅以抗抑郁治疗,虽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运用辨证论治原则治疗该病有一定优势。中医文献中并无肠易激综合征病名,结合其临床表现应归属中医的“腹痛”、“便秘”、“泄泻”等范畴。笔者试图运用五脏相关理论对该病进行阐释。
1 五脏相关学说
五脏相关学说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于1988年提出[1],它渊源于五行学说,但与其又有区别,是医学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结合、解释疾病相关联系并用以指导临床诊疗的创新性理论学说。邓老认为,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而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又相互影响,此为五脏相关。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的理论总结,反过来,以其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能够提高疗效,能解释临床复杂病机证候。邓教授说:“事实上,近二三十年来我一直在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临床实践,对于杂病之辨证论治尤其如此。”
2 IBS与五脏相关
2.1 IBS与脾胃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脾和胃相表里。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受纳腐熟水谷,其气降则和;脾居中焦与胃相合,体阴用阳,喜燥恶湿,主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其气升则健。长期饮食失调、劳损内伤、久病缠绵可致脾胃受损,《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若脾气虚弱,水谷运化失司,清气不升,则气滞、湿阻、痰结、食积等相因为患而发病。研究[2]发现,IBS患者的胃电活动在进餐前后均处于节律紊乱的状态,但进餐后紊乱状态较进餐前有所改善。所以,临床上有些IBS患者即便是在空腹状态下,腹胀症状也十分明显,餐后或有所缓解或改善不十分明显。表明IBS患者存在胃运动障碍。另一方面,返流症状较重的IBS患者食管内的pH值大多<4。提示此类患者食管中经常处于高酸状态。自觉返流症状不明显的IBS患者,返流的存在及返流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表明IBS患者食管中[H+]浓度多数时间处于较高的状态,可能与食管的运动功能障碍有关[3]。
2.2 IBS与心、肝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体情志主要由此两脏调节。心藏神,为君主之官,统领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而肝为刚脏,主疏泄,调畅气机,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人体情志调和,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反之,心不藏神或肝失疏泄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而出现腹胀、腹痛、大便不畅等症。《血证论》曰:“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难免。”调查[4]发现,IBS患者焦虑或抑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说明焦虑、抑郁情绪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5]证实,IBS已不是一种单纯的肠动力紊乱疾病,它具有内脏感觉异常,结肠对刺激的敏感性增高,从而产生腹痛以及腹泻等排便异常。而这种感觉异常所引起的动力紊乱是受中枢神经调控的。所以,中枢神经的状态也能够影响IBS患者的症状。与肠神经丛(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相关的许多神经介质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之中。有观察表明,在IBS患者,特别在胆碱能刺激后,一些激素如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胃动素(motilin)、P物质(substance P,S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胃泌素(gastrin)、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等,在血液循环中的浓度异常。但这些激素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澄清。
在治疗方面,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如行为疗法、动态心理疗法、松弛疗法、催眠疗法等单独或联合运用都有一定疗效。文献[6]分析了12个采用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有8个试验得出阳性结果 。心理治疗对于有腹痛或腹泻者的疗效较便秘者好,对伴有焦虑或抑郁者的疗效比无焦虑或抑郁者好。
2.3 IBS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开窍于二阴,主司二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依赖于肾阳的温煦、气化及肾阴的滋润、濡养,魄门的开启还有赖于肾气固摄作用。若肾阳亏虚,或肾气不足,固摄无力,则见泄泻便溏;若肾阴亏虚、肠道失润,或肾阳不足、推动无力,则见大便秘结。《景岳全书•泄泻》说:“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洞泄不止。”《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亦云:“大便秘结,肾病也。经曰:北方黑水,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盖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 现代医学认为,IBS是一种精神因素躯体化症状的疾病 。IBS的发病机制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是一个调控的整体,IBS很可能是这个网络调控失常所引起的[7]。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研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备受关注。情志致病的现代机理研究证明,各种应激都是经过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汇集到下丘脑,引起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释放增加,CRH刺激垂体ACTH细胞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又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之分泌大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通过上述一系列变化调节机体的应激过程[8]。情志致病过程中,激活HPA轴是心身疾病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有人[9]研究利用肾囊封闭来治疗IBS可以双向调节肠道迷走神经的功能和肠道激素的水平,达到调节、平衡平滑肌的正常功能,使食物能够在肠道内正常运行,从而解除腹痛、腹胀等一系列症状。
2.4 IBS与大、小肠 大、小肠同属六腑,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实际上,大小肠的传导和化物功能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延伸和具体体现。因此,一旦二者功能失常,既会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症状。这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胀、腹痛、便秘、溏泻或者便秘与溏泻交替出现的症状颇为相似。有研究[10]表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在IBS患者中有较高发病率,成功根除SIBO能明显改善胃肠道症状。另一项研究[11]则发现, IBS患者结肠黏膜上皮中杯状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内均可查见大量的分泌颗粒、空泡和粗面内质网等,呈现功能活跃和分泌旺盛状态。提示IBS结肠黏膜内肥大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杯状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可能与IBS发病机制相关。
3 IBS的主要病机及治疗
中医认为,IBS主要由于内伤情志,外感六淫,调养不当,或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肝脾不和,脾胃运化失权,升降失调。湿浊阻滞,肠道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而发病。病机变化早期多属实证,肝郁气滞或湿浊阻滞为主,随着病情发展,肝气乘脾,脾虚失运而为虚实夹杂,或寒湿内蕴化热而为寒热夹杂证,病程迁延日久,气血化源不足,肾气失充则为虚证。该病治疗上多数医家[1214]强调肝脾同治,以痛泻要方和四逆散为代表方。但由于有时临床上表现为复杂的症侯群,应同时兼顾相关兼证;或因病程长短表现为以脾虚或肾阳虚为主证,所以,治疗时应灵活应用温阳补肾、祛湿行气等法[15,16]。
总之,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复杂,从中、西医角度研究均发现该病与脾、胃、心、肝、肾、大肠、小肠等脏器密切相关,表明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与中医五脏相关学说不谋而合。所以,治疗该病时若能在辨证基础上考虑五脏相关论治,中西相参、标本兼治,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邓铁涛.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2):45.
[2] 王景杰,高峰,黄裕新,等.IBS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4):423424.
[3] 张秉强,康交阳,卢干,等.不同pH阶段分析在食管24小时pH监测中的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9(2):110112.
[4] 李崇勇,王玲,夏兴洲,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人格特征及情绪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9):807808.
[5] 潘国宗.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3(4):333334.
[6] Talley NJ,Owen BIL,Boyce P,et al.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critique of controlled treatment trials[J].Am J Gastroenterol,1996,91:277283.
[7] 杨云生.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4):320.
[8] 陈龙.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其调节.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7,17(3):137.
[9] 孙彦青.肾囊封闭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5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43.
[10]许琳,王青,姜相君,等.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0):704705.
[11]虞功清,郑筱雯,邹伟民,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粘膜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J].电子显微镜学报,2005,24(5):529531.
[12]张卫星,王巧明.调和肝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55856.
[13]彭志允,陈利国.从肝脾论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J].四川中医,2007,25(5):2425.
[14]叶芬,程宏辉.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12):2425.
[15]石强,赵裕春.温补脾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5,25(7):39.
[16]招萼华.行气化湿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J]. 江苏中医药,2003,24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