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23  浏览次数:393次

  作者:李君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四公司职工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将97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给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5.0g,每天3次;对照组52例给曲美布汀 100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5天。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每周来院复诊1次,按症状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记录症状变化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腹泻、腹痛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在改善腹泻、腹痛的疗效方面与曲美布汀相似。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腹泻型,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不定型。因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自2004年6月以来,笔者应用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治疗4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消化科门诊,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病程大于4周,入选标准符合罗马Ⅲ标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患者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缔组织病及神经肌肉疾病病史,无腹部手术史。治疗前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血生化、钡灌肠或结肠镜及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对入选的97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8~67岁,平均40.5岁;症状:腹泻45例,腹痛45例,腹胀33例。对照组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7~70岁,平均42.1岁;症状:腹泻52例,腹痛52例,腹胀37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上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口服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5.0g,每天3次。对照组:曲美布汀 100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5天。用药期间要求患者每周来院复诊1次,了解症状变化,治疗前后行常规生化及大便常规检查。

  1.3  症状判定标准

  1.3.1  腹痛分级标准:  0级=无疼痛症状;Ⅰ级=有疼痛症状,不影响工作或不需服药;Ⅱ级=有疼痛症状,部分影响工作或需服药;Ⅲ级=有疼痛症状,必须全休、服药或进食无效。

  1.3.2  腹泻分级标准  0级为大便次数正常;Ⅰ级为3次d;Ⅱ级为≥5次d;Ⅲ级为≥7次d。

  1.3.3  评分标准  0级0分;Ⅰ级1分;Ⅱ级2分;Ⅲ级3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减轻2级以上(含2级);进步:症状减轻,减轻1级以上(含1级);无效:症状无改善;恶化:症状未减轻反而加重。

  2  结果

  腹泻疗效评估,治疗15天后,治疗组腹泻、腹痛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差异(P0.5)。两组病例均未因用药导致病情恶化。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而造成这种变化的机制仍未阐明[1,2],治疗上缺乏特效药物,曲美布汀是现行共识的治疗药物[3]。谷氨酰胺作为肠黏膜主要的能量来源,能提高肠壁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功能,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笔者采用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与口服曲美布汀作为对照组的同期患者相比较,发现治疗组腹泻、腹痛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5)。本观察结果提示肠内黏膜上皮细胞及淋巴组织营养和免疫状态可能是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和腹痛的原因。说明肠内型谷氨酰胺颗粒在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腹痛的疗效方面与曲美布汀相似,且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2.

  2  王伟岸,胡品津.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胃肠病学,2002,7:33.

  3  刘南植.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临床消化病杂志,2000,11(04):5-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