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老年人缺血性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5  浏览次数:428次

  作者:张颖,于晓峰,姚健凤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40

  【关键词】 缺血性肠炎,老年人,结肠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血流灌注不良,从而导致肠壁缺血性损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或不伴有腹痛的便血〔1〕。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非特异性,误诊率高,严重者可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中毒性休克,是临床上严重的急腹症之一。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老年人IC的临床病理随访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对该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合理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消化科和老年科2004年1月~2007年4月具备完整病史资料以及肠镜、病理检查结果的缺血性肠炎住院病例,共46例。其中,男6例(13.0%),女40例(87.0%),男女比例1∶6.67。年龄52~90(平均69.6±10.2)岁。发病年龄以71~80岁最为多见(32.6%),其次为61~70岁(28.3%),80岁以上者最少见,占15.2%。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对照组(年龄<60岁)。其中,老年组35例,平均年龄为(73.9±7.8)岁,对照组11例,平均年龄(56.0±2.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既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于症状出现24~48 h内行肠镜检查,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

  1.2 研究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诊治经过、疾病转归等。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老年组35患者中,18例(51.4%)表现为典型的腹痛后便血症状,11例(31.4%)仅单纯表现为便血,6例(17.1%)表现为腹痛。对照组分别有8例(72.7%)、3例(27.3%)、0例(0.0%)表现为腹痛后便血、便血和腹痛症状,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72)。

  2.2 实验室指标

  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BPC)、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AL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浓度和血清白蛋白(Al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和P<0.01)。见表1。表1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略)

  2.3 内镜检查

  老年组病变部位以降结肠最为多见(23例,65.7%),其次为乙状结肠(6例,17.1%)、升结肠(5例,14.3%)和横结肠(1例,2.9%)。对照组好发部位依次为乙状结肠(6例,54.5%)、降结肠(4例,36.4%)和横结肠(1例,9.1%),未发现有升结肠病变者。内镜下可见病变区域黏膜充血水肿,老年组和对照组各有10例(28.6%)和5例(45.5%)表现为肠管狭窄,并有多发性散在大小不一、深浅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活动性、出血性纵行溃疡,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2.4 治疗及转归

  所有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禁食、补液支持治疗,病变早期给予静脉应用头孢菌素、甲硝唑等广谱抗生素,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微循环。2 w后复查肠镜,老年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3例(65.7%)和9例(81.8%)患者可见病灶消失,其余患者均可见病变肠黏膜萎缩或见苍白黏膜上扭曲的血管征,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占下消化道出血的50%~60%〔2〕,每年发病率约为(6.1~7.4)/10万人〔3〕。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老年化,动脉硬化所致的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是临床上严重的急腹症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IC多见于71~80岁老年人群,其次为61~70岁,女性多于男性,与文献报道一致〔4〕。临床上该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腹痛多固定于左下腹部,可伴有腹泻、呕吐和血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中毒性休克〔1,5〕。本结果表明老年人IC的发生与急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4,6〕。但两组比较统计学检验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考虑可能与本研究样本数较少有关。还发现,老年组患者的Hb和Al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IC患者的营养状况相对较差,急性发病时可有一过性的血色素下降和Alb浓度降低,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无明显影响。

  IC缺血损伤可发生于结肠任何一段,最常见于左半结肠的结肠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等血供相对较差的肠段组织,尤其是结肠脾曲为肠系膜上、下动脉末梢供血区域的交界处,对缺血反应敏感,易发生供血不足,而直肠因有丰富的双侧血供可能是最少受累的部位。

  Marston等〔7〕按病变程度将缺血性肠炎分为3型:一过型、狭窄型和坏疽型。急性结肠缺血大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而急性血管梗阻引起肠道缺血的病死率可达70%~90%,因此建议发病后24~48 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或血管造影术以尽早明确病因。国内学者〔8〕将IC内镜下表现分为3个过程,即急性期、亚急性期及修复期。急性期可表现为肠壁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常伴有纵行溃疡和多发性不规则溃疡,肠黏膜脆性增加,黏膜下血管纹理消失,与正常黏膜界线清晰。严重病例者可见肠腔狭窄以及由于纵向溃疡疤痕化引起的囊状小袋。修复期可见肠黏膜萎缩以及苍白黏膜上扭曲的血管征,或仅存少许发红和接近愈合的纵行溃疡,呈显著治愈倾向,甚至可完全正常。本研究的两组患者经肠镜复查,证实病变均为非坏疽型,其中老年组有28.6%表现为肠管狭窄,并有多发性散在大小不一、深浅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活动性出血性纵行溃疡,而对照组有45.5%表现为狭窄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检查均可见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部分黏膜内有含铁血黄素沉着。

  关于IC的治疗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6〕。如内科治疗无效,应立即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恢复肠血液灌注,国内外文献报道,当肠壁血流低灌注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缺血症状即可得到缓解。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及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2 w后复查肠镜,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老年组,分别有81.8%和65.7%患者可见病灶消失,其余患者均可见病变肠黏膜萎缩、苍白黏膜上扭曲的血管征或见少许发红和接近愈合的纵行溃疡。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组研究样本数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凡患有高血压病、心房颤动、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临床上有突然出现的剧烈腹痛、血便,应注意考虑IC发生的可能。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可能更多见于降结肠,并且与炎症反应相关。

  【参考文献】

  1 Higgins PD,Davis KJ,Laine L.Systematic review:the epidemiology of ischaemic coliti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19(7):72938.

  2 Suh DC,Kahler KH,Choi IS,et al.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or constipation have an increased risk for ischaemic coliti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6):68192.

  3 Brandt LJ.Bloody diarrhea in an elderly patient〔J〕.Gastroenterology,2005;128(1):15763.

  4 Park CJ,Jang MK,Shin WG,et al.Can we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ischemic colitis among patients with lower abdominal pain〔J〕? Dis Colon Rectum,2007;50(2):23238.

  5 Barrier A,Huguier M,Boelle PY,et al.Ischemic colitis〔J〕.Am J Surg,2006;192(5):67984.

  6 Matsumoto S,Tsuji K,Shirahama S.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41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olitis accompanied by ul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8):12369.

  7 Marston A,Pheils MT,Thomas ML,et al.Ischaemic colitis〔J〕.Gut,1966;7(1):115.

  8 冯跃,于恩达,孟荣贵,等.41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结肠镜下特征〔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2):108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