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29  浏览次数:1184次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脑血管病患病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可靠的评价指标。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免疫系统有着正向调节作用。  瘦素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对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促进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例(脑梗死组),男60例,女46例,年龄50.0一75.0岁,平均(61.718.0j岁。人选标准:脑梗死第1次发病(7d内),经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及其他颅内非缺血性病变,排除冠心病、糖尿病和急性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均未进行放射治疗或体内同位素治疗以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所有随机人选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男30名,女20名;年龄52.0-77.0岁,平均(59.6士7.9岁。两组性别比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OS,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2。方法:两组研究对象人组后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瘦素、CRP、血糖、甘油三酷(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试剂盒由天津东方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并且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采用美国ATL公司HDL-1500彩色多普勒测量IMT,探头频率40MHz,平卧位从前、中、后三个方向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纵轴与横轴的实时二维图像,分别取双侧颈内动脉分叉处及其以上以下0.5,1.0,2.0cm处的平均值作为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MT,取其中最大值,IMT}1.0mm表明异常增厚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土、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指标的比较:见表1。  2.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瘦素、CRP的比较:见表2。  3.不同IMT的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各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脑梗死患者106例,其中IMT1mm78例,<1mm28例。不同IMT的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瘦素、CRP的检测结果比较见表3。  4.相关性分析:脑梗死患者IMT与CRP和瘦素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和0.64,P均<0.O1)。  讨论  1.CRP与IMT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改变,长期慢性的炎症刺激使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生,使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从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CRP是一种在肝细胞内合成的,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变化最显著、最敏感、最重要的急性时相蛋白质,是反映机体炎症的客观指标,也是预测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强有力指标。此外,近年来多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CRP是健康人群将来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大血管病变的强烈的独立危险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随IMT增加,CRP浓度相应增高,最终导致血栓形成。CRP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引起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导致颈动脉内膜的增生及斑块的形成:(1)CRP可以激活核因子(NF)-KB,引起多种炎症递质的释放,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启动;(2)CRP增高可以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的活性,从而促进动脉硬化的进展;(3)CRP作为炎症指标直接参与血管病变的疾病过程,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平滑肌细胞移动和增殖,增加白细胞或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粘附和通透性,促进血凝而导致动脉内膜增厚。在各种有动脉粥样硬化倾向的鼠类模型中,重组CRP加剧早期动脉硬化的形成,也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而且血清CRP与IMT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r=0.62,P<0.01),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  2.血清瘦素与IMT的关系:血清瘦素是一个包含14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l6000的单链蛋白质,具有参与调节摄食、能量代谢、激素分泌等过程的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瘦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密切相关,是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在本研究中,脑梗死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是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体现。高瘦素可能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调控作用,导致下丘脑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失常,从而干扰卒中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代谢,这提示卒中患者的高瘦素水平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MT增加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这早已得到病理学的证实。  颈动脉IMT增厚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研究中,相关分析表明瘦素独立于其他因素与颈动脉IMT呈明显正相关,瘦素是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瘦素可能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参与脑梗死大血管病变:(1)促进内皮功能紊乱;(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3)促进泡沫细胞形成;(4)参与炎症反应;(5)促进血栓形成。在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均发现瘦素受体,瘦素可能影响这些细胞的功能并在每一个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阶段发挥作用「z综上所述,通过联合检测血清瘦素与血清CRP可以更好地预见IMT的变化,从而间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为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开辟了治疗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李文,张鸿举,丁少娟.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04):278-280.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1.04.008.  刘翠平,黎明,李彬.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15):1210-1212.doi:10.3969/j.issn.1005-2194.2007.15.020.  刘鹏,李娇,许慧. 四种临床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04):338-340.doi:10.3969/j.1674-4055.2012.04.016.  Cao JJ,Arnold AM,Manolio TA. Association of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plaques,and C-reactive protein with 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Circulation,2007,(01):32-38.  李洁,齐向前,林祥灿.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05):436-437.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2.05.015.  李猛,宣之东,于瑞敏.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6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2,(11):1172-1174.doi: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2.11.018.  李如群. 糖尿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04):541.  Shibata R,Sato K,Kumada M. Adiponectin accumulates in myocardial tissue that has been damag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leakage from the vascular compartment[J].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07,(03):471-479.  金卫东,杨素玉,刘艳宾. 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瘦素与血浆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04):529-530.  S(o)derberg S,Stegmayr B,Ahlbeck-Glader C. High lept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stroke[J].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03,(1-2):63-6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