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大黄合成片剂对便秘人群症状改善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1-08-09 浏览次数:392次
作者:刘长杰,张琨 作者单位:130062吉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130062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制大黄合成片剂对便秘人群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便秘受试者12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24g/(60kg•体重)剂量服用受试样品,连续7天,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比较试食前后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改善情况及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排便次数增加了011次;排便状况积分值降低了041;粪便性状积分值降低了027;试验组自身试验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排便次数(041±015)与对照组(030±010)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可见该制大黄合成片剂对便秘人群的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便秘人群,制大黄合成片剂
资料与方法
样品用法:按2次/日,3片/次(04g/片)给予受试组,即24g/(60kg•体重)。
受试对象纳入标准:排便次数减少和粪便硬度增加者;大便1周<3次者;无器质性便秘者;习惯性便秘者。近年来,中青年尤其是白领女性便秘人群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
试验方法[2,3]: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两种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并保证试验的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按推荐剂量每天服用样品,连续7天;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初始试验人群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经过7天试验后,对照组有1例受试者因无法判断效果或间断服用受试品被筛除,脱离率17%;最后有效试验人群试验组60例,对照组59例。受试者在试验期间不使用其他口服有关通便的用品。试验期间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正常饮食。
观察指标:⑴安全性指标[4,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⑵功效指标:①每日排便次数:记录受试者试食前后排便次数的变化。②排便状况:根据排便困难程度分为Ⅰ~Ⅳ级,统计积分值。Ⅰ级(0分):排便正常;Ⅱ级(1分):仅有下坠感、不适感;Ⅲ级(2分):下坠感、不适感明显,或有便频但排便困难而量少,较少出现腹痛或肛门烧灼感;Ⅳ级(3分):经常出现腹痛或肛门烧灼感,影响排便。③粪便性状:根据布里斯托(Bristol)粪便性状分类法将粪便性状分为Ⅰ~Ⅲ级。Ⅰ级(0分):像香肠或蛇,平滑而且软;像香肠,但在它的表面有裂痕;软的团块,有明显的边缘;Ⅱ级(1分):香肠形状,但有团块;松散的块状,边缘粗糙,像泥浆状的粪便;Ⅲ级(2分):分离的硬团,像果核。
统计学处理: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自身对照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结 果
试食后对照组与试验组血生化指标:试食后试验组平均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增加,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试食后试验组粪便性状平均积分明显降低,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试食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每次排便状况分值的比较:试食后试验组排便状况平均积分明显降低,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 论
所谓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便秘,这样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
制大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和二蒽酮类,前者有游离型蒽醌与结合型蒽醌2种形式;后者包括大黄二蒽酮A,B,C,掌叶二蒽酮A,B,C和番泻苷A-F等。制大黄以“泻下”效应著称,该效应的主要成分为游离型蒽醌和二蒽酮类化合物-番泻苷等[6]。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大黄“泻下”效应的特点是提高中段和远段结肠张力,抑制Na+从肠腔转运至细胞内、使“水”滞留于肠腔而促使排便。传统药理学认为,口服大黄煎剂后,大部分结合型蒽醌未经小肠吸收而至大肠,通过肠内细菌酶的作用,还原为游离蒽醌苷(酮),一方面直接刺激肠黏膜加速肠蠕动,另一方面则通过Na+-K+-ATP酶作用抑制水吸收,再是药物活性物质由小肠吸收后刺激盆神经丛、黏膜下神经丛或奥厄赫氏神经丛、促进大肠蠕动。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大黄合成片剂具有通便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凤云.青海野生大黄茶润肠通便作用的实验观察.青海医学院学报,2003,24(4):229.
2 黄庭.雪域野生大黄茶润肠通便的实验研究.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6(3):185.
3 姜淑青.酸奶对人体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2440.
4 刘海波,乔颖欣,周家驹.泻下药和解表药的现代药理解释.中国药学杂志,2007,42(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