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
发表时间:2011-07-05 浏览次数:428次
作者:万昌俭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山东新泰 271200
【关键词】 胃炎,胆汁反流,降逆和胃汤
2003-09—2006-08,笔者运用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并与雷尼替丁胶囊、吗丁啉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1] 制定。①临床表现:有典型的上腹部灼热疼痛或胀痛、恶心、呕吐苦水等症状;②胃镜检查:胃黏膜有明显水肿、充血、粗糙、糜烂,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汁、肠液反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中有关规定制定。
1.2 一般资料 全部7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41.67±11.17)岁;病程1~11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9岁,平均(39.18±12.29)岁;病程6个月~10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降逆和胃汤。药物组成:柴胡10g,枳壳10g,白芍药12g,郁金10g,陈皮10g,佛手12g,半夏10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黄连9g,吴茱萸3g,蒲公英15g,甘草6g。恶心呕吐重加旋覆花12g、代赭石20g;舌苔黄厚腻加黄芩10g、竹茹12g;上腹部疼痛重加延胡索12g、川楝子10g;泛酸加海螵蛸30g、煅瓦楞子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3.2 对照组 雷尼替丁胶囊(南京金陵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2091)150mg,每日2次口服;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1012333)10mg,每日3次口服。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过程中戒酒,忌食辛辣、过热或过凉之品,保持精神舒畅。
1.4 疗效标准[1]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复查胃镜胆汁反流消失,胃黏膜组织学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胃镜胆汁反流明显减少,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好转;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复查胃镜胆汁反流减少,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无变化;无效:症状、体征及胃镜所见均无改 变或加重。
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严重的胃动力障碍,尤其是胃窦蠕动紊乱可使胃排空延迟,不能使反流入胃的肠液及时排除[3] ;②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缺如,使其防反流屏障减弱或消失,在肠内压增高时或肠运动功能紊乱时胆汁即反流入胃[4] ;③其他如胆道结石及其术后、慢性胆囊炎等。治疗以促进反流入胃的胆汁排空,恢复胃功能为目的,药物多选用H 2 受体拮抗剂及胃动力药,但临床疗效欠佳。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呕吐等范畴,病变主要涉及肝、胆、脾、胃等脏腑。《灵枢·四时气篇》云:“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张氏医通》指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于胃则吐,逆而胆汁上溢,故以呕苦也。”故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胆汁上逆所致。治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为主。降逆和胃汤方中柴胡、枳壳、郁金、陈皮、佛手疏肝理气除胀;半夏、吴茱萸降逆和胃止呕;黄连、蒲公英清热燥湿解毒;党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顾护胃气;白芍药益阴养血,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敛以免疏泄太过,伤阴耗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攻补兼施,寒温并用,升清降浊,标本同治,有疏肝理气、降逆和胃、益气健脾之功,切合本病病机。临床观察,本方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确切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3] 曾锦章,张万岱,彭武和,等.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排空和胃窦平滑肌电改变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3):152-154
[4] 徐肇敏,章宜芬,任雪峰.熊去氧胆酸及普瑞博思治疗碱性 反流性胃炎的实验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4):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