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OMOM胶囊内镜在胃肠道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8-05  浏览次数:381次

  作者:王斌,徐少勇,卢光新,杜勇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消化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 OMOM胶囊内镜,消化道,诊断

  OMOM胶囊内镜是2004年国内第一个自主成功研发的胶囊内镜,通过动物实验及部分临床资料证实OMOM胶囊内镜对于胃肠道疾病诊断效果肯定。同时,相对于以色列Given公司的M2A胶囊内镜昂贵的价格[1-2],该胶囊更适于在国内临床推广使用。现结合我科自2007年7月-2008年5月进行的33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对其敏感性、安全性及耐受性进行探讨,对该产品的诊断价值及进一步完善提供临床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7年7月-2008年5月我院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共33例,其中反复不明原因腹痛10例,慢性腹泻6例,黑便5例,鲜血便3例,腹部不适3例,不明原因消瘦2例,不明原因贫血2例,体检2例,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岁(17~73岁)。

  1.2 仪器设备

  重庆OMOM胶囊内镜套件的研发,包括OMOM胶囊、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计算机和图象分析软件)三部分。电池可持续工作6~8 h,胶囊为一次性,不能重复使用,并做好回收工作。

  1.3 方法

  禁食8 h以上,采用硫酸镁及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将CF卡插入图像记录仪,将天线阵列连接线缆与图像记录盒连接,为患者佩戴好天线阵列,并连接好图像记录仪与计算机的通信连线,进入实时监控,确认胶囊性能正常。嘱患者吞下胶囊,凭借消化道蠕动功能将胶囊内镜不断向前推进,胶囊以1帧/2 s的速度对所经过的胃肠道进行拍摄,并将信号储存于图像记录仪,最后在影像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和诊断。患者在检查期间不得移动固定记录仪的背心,不得接近任何强电磁场,如磁共振检查等。受检者每15 min查看一次记录仪顶部的LED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1次/2 s)。病人在检查开始后需行实时监控待胶囊排出幽门后方被允许离开,检查开始4 h后可进食,8 h后待指示灯熄灭,关闭开关,脱下记录仪背心。

  1.4 观察指标

  ⑴胶囊内镜在胃及小肠内的运行时间、胶囊内镜排出体外时间;⑵胶囊内镜图像的质量;⑶患者对胶囊内镜检查的顺应性;⑷胶囊内镜对胃、小肠及大肠检查中的阳性发现及所发现病灶的类型。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摄像胶囊所携带的电池一般均能满足对全小肠的观察,在33例患者检查过程中,电池最短工作时间6.6 h,最长工作时间9.2 h,胶囊食管平均通过时间为4.23 s(1~8 s),胃内运行平均时间为67 min(18~226 min),小肠内平均运行时间为 270 min(134~398 min),胶囊平均排出体外时间为 29 h (11~72 h)。摄像胶囊及记录设备性能稳定,可清晰显示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黏膜,可隐约显示部分升结肠黏膜,但基本不能显示食管及胃底黏膜。除2例患者在监控过程中发现胶囊长时间停留于胃腔中,予以肌注胃动力药(1例)或由胃镜送入(1例),其余31例均在3 d内排出体外,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不适感觉及其他不良反应。

  2.2 检出病变

  在33例患者中,检出慢性浅表性胃炎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例,糜烂性胃炎1例,胃息肉1 例(经胃镜下息肉切除证实);检出小肠病变25例(75.76%),包括非特异性炎症9例,息肉7例,空肠占位3例,口疮样小溃疡3例,肠道蛔虫2例,平滑肌瘤1例,脂肪瘤1例,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其中4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病变;1例不明原因黑便所发现的病变为空肠非特异性炎症,但经手术证实为空肠血管瘤;结肠息肉1例(经肠镜下息肉切除证实)。

  3 讨论

  临床上小肠疾病的准确诊断一直是比较困难的,以往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小肠钡餐、血管造影、核素扫描、CT扫描等均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小肠钡餐往往无法显示小肠中比较常见的病变;小肠镜检查对内镜医师技术要求较高,且操作费时、痛苦、有穿孔危险,即便如此,小肠镜也只能对小肠近端80~120 cm的部位进行检查。而胶囊内镜的问世有效克服了以往检查方式的种种弊端,为小肠检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灵敏度、无痛苦、无交叉感染的检查方式。它是针对小肠解剖特点而设计生产的特殊内镜性设备,对小肠腔内的溃疡、粘膜下的隆起、血管畸形、寄生虫、异物等均能清楚显示且能观察全部小肠[3],临床运用业已证实,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能力明显优于现有的其他常用小肠检查手段[4-5]。

  戈之铮[6]等研究表明,以色列Given公司的M2A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为81%,与推进式小肠镜31%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诊断方法。但M2A胶囊内镜由于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推广使用,2004年国内成功自主研发了OMOM胶囊内镜,大大降低了成本,更易被国内众多医院及患者所接受。OMOM胶囊内镜对常规胃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造影阴性且临床疑为小肠病变的患者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70.6%),明显优于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本临床资料显示: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5.76%;其对小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手术后病理吻合率为100%。OMOM胶囊内镜对胃肠道息肉、血管畸形、溃疡等亦有较高的检出率。因此在疾病检出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OMOM胶囊内镜检查费用目前仅为进口胶囊内镜的一半,更适宜在国内推广使用。但OMOM胶囊内镜目前尚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本研究中2例病人在监控过程中发现胶囊长时间停留于胃腔中,予以肌注甲氧氯普胺(1例)或由胃镜送入十二指肠(1例),但进口胶囊内镜亦有停留于胃腔三天的报道[7];1例手术患者的胶囊内镜定位较手术发现病变位置有约40~60 cm 差距;1例不明原因黑便所发现的病变为空肠非特异性炎症,但经手术证实为空肠血管瘤。因此,OMOM胶囊内镜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力,对胃和结肠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安全性高、顺应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与此同时必须做好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工作,且在疾病的准确定位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Racz I,Nemeth A,Toth E,et al.Capsule endoscopy in small bowel diagnostics[J].Orv Hetil,2003,144(44):2 159-2 164.

  [2]CAO JB,Li SR.Application of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in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e disease[J].Zhongguo Neijing Zazhi,2003,9(1):22-24.

  [3]郭永红,龙利民,王海琴,等.老年人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3):285-289.

  [4]Arnott D,Lo SK.The clinical utility of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J].Dig Dis Sci,2004,49:893-901.

  [5]Martinez AD,Gonzalez CB,Yanez J,et al.Jejunal leiomyosarcoma,a rare cause of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diagnosed by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J].Surg Endosc,2004,18(3):554-556.

  [6]戈之铮,胡运彪,高云杰.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7-10.

  [7]史 芸,钟慧闽.经胃镜置入胶囊内镜检查胶囊滞留胃内3天1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2006,8(10):1 29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