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在胃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7-29 浏览次数:449次
作者:钱丽佳*,综述,李玉明**,审校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南通
【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诊断对胃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学和遗传工程学及其相应新技术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本文综述胃蛋白酶原的分子结构、分布、生物学特性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PGⅠ、PGⅡ)含量变化与不同胃黏膜病变的关系,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放大染色内镜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30%~50%, 其中进展期胃癌约为40%, 而早期胃癌术后生存率约为90%。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唯一途径。不同的地区,早期胃癌的发现率相差很大:美国约为3%~6%,欧洲为8.8%,中国为7.5%,而日本报道高达30%~50%[1]。目前诊断胃癌仍然以胃镜检查为主, 被视为确诊的“金标准”。而目前普通胃镜诊断早期胃癌价值有限,对亚临床症状患者尚不能作为普查手段。由于早期胃癌缺乏一定的特异性表现, 当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中、晚期, 使胃癌难以早期发现, 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影响胃癌的预后。希望能有一种非介入性、简便、快速、便于动态监测、重复性好等优点的检查方法, 筛选出胃癌的高危人群,能对胃癌作出早期诊断。
胃蛋白酶原(PG)是胃黏膜特异性功能酶—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可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生化和免疫活性不同的亚群。血清PG水平是反映胃黏膜功能和状态的良好指标,且血清PG检测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快速等优点。血清PGⅠ或PGⅠ/PGⅡ水平不仅反映了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也间接反映了黏膜萎缩的程度,血清PG的变化是胃癌前兆的亚临床指标[2]。联合测定血清PGⅠ和PGⅡ的水平及其比值可起到胃黏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利用血清PG检测进行胃癌普查已在日本、芬兰等国家实行多年。
1 PG的结构、分布与生物学特性
胃蛋白酶原包括3个二巯键, 等电点为3.7,是一种门冬氨酸蛋白酶前体,是分子质量为42 kDa的单链多肽。其大部分分泌入胃腔,一小部分酶原透过胃黏膜的毛细血管入血。在胃内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和多肽。血清PG的浓度可反映胃黏膜的分泌水平,胃黏膜病变时PG代谢发生异常,胃癌患者胃黏膜分泌功能下降。PG有七种同工酶,分为PGⅠ、PGⅡ两个亚群,均可在血液中检出,PGⅠ、PGⅡ在生化特性、基因位点及免疫反应性上均有一定差异。PGⅠ由5种同工酶组成, 主要由胃底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PGⅡ由2种同工酶组成, 除了由上述两种细胞分泌外,还可由幽门腺、贲门腺和十二指肠上段的Brunner腺分泌。正常人血清中PGⅠ含量是PGⅡ的6倍,这是由于主细胞合成与释放PGⅠ入血的速度较PGⅡ快, 且代谢清除率较慢的缘故。对血清PG水平和胃黏膜组织中 PG阳性表达率比较发现, 随着胃疾病的加重, 血清PG水平有所升高,而黏膜组织中PG阳性表达率则逐渐降低,两者呈不平衡势态。
2 PG检测方法的选择
2.1 黏膜组织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研究所李红梅及河南大学医学院谷敬丽等先前的研究已得出, 以PG的组织表达来评估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根据细胞着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比例综合评定,着色强度以多数细胞呈色程度为准。凡腺腔或细胞质内黏液不着色者为0分, 着浅棕色者为1分, 棕色者为2分,深棕色者为3分; 整块胃黏膜切片中阳性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30%为1分, 30%~70%为2分, >70%为3分, 无细胞染色为0分。根据上述两项指标的积分数分为4级, 0分为阴性(-); 2~3分为(+);4分为(++); 5~6分为(+++)。≥2分(+)为阳性表达;≥4分(++~+++)为过表达或强阳性[3]。但必须通过胃镜活检或外科手术后才能获得胃黏膜组织标本, 且操作繁琐, 成本较高, 因而作为胃癌普查手段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在以胃黏膜组织学检测PG水平的同时,以血清法检测PG浓度,PGⅠ含量在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糜烂溃疡、萎缩性胃炎(CAG)到胃癌组有降低趋势, 而PGⅡ浓度从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糜烂溃疡、CAG到胃癌组逐渐升高, 但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GⅠ/PGⅡ值从浅表性胃炎、胃黏膜糜烂溃疡、CAG到胃癌组逐渐降低, 其中浅表性胃炎组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血清法
PG测定常用放免法与酶学法,由于测定方法不断完善, PG值检测已经渐趋稳定。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和骨桥蛋白(OPN)含量[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PG 值。应用日本荣研化学株式会社的PGⅠ、PGⅡ试剂盒, 测定仪器为OLYMPUS 542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采用夹心法进行PG Ⅰ、PG Ⅱ的TRFIA 检测, 由Auto DEL FLA 1235 自动完成[6]。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GⅠ、PGⅡ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试剂盒购自江苏省原子生物研究所。按试剂盒说明加样,仪器全自动操作,标准曲线及样品值也可由仪器自动作出。PGⅠ正常值为60~240 ng/ml。PGⅡ>27 ng/ml为异常。PGⅠ/PGⅡ<6为异常[7]。河南大学医学院血清PGⅠ、PGⅡ及HP2 IgG抗体采用ELISA法,以HP2 IgG > 30 E IU为阳性。胃镜检查时记录胃黏膜表现,并切5块活组织作病理诊断。本院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PG值,采用7600-20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胃蛋白酶原Ⅰ、Ⅱ检测试剂盒,以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为测定原理,样品中的PGⅠ、PGⅡ分别与各自试剂中被乳状液吸附的抗体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在700 nm波长处检测其浊度的变化,其变化程度与样品中的PGⅠ、PGⅡ含量成正比。
2.3 PG检测标准及评价
本院以PGⅠ<50 ng/ml和PGⅠ/PGⅡ值<3为诊断萎缩性胃炎(CAG)的界值。Knigh研究了日本某工厂544 名无症状慢性胃炎的工人,以PGⅠ<80 ng/ml 和HP 血清学阳性为界,对CAG诊断的灵敏度为88.9%,特异性为92.3%;若以PGⅠ/ PGⅡ值<2.5为界,则灵敏度为77.8%。两者相结合可作为胃癌普查战略,筛出高危人群。Kuwahara[8]研究了566 人,以PGⅠ<70 ng/ml和PGⅠ/PGⅡ值<3为界诊断CAG,将PGⅠ/PGⅡ比值< 2划为重度。显示202 例诊断为CAG,并发现HP 血清阳性病例中CAG的发生率提高10 倍。肿瘤标志物(如PG)可反映肿瘤残存量, Beastall提出的方案: 无效,则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改善,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有效,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显效,浓度下降至非恶性肿瘤的参考值范围内。治疗中或治疗后血清PG浓度变化有3种类型:(1)浓度降低至正常值范围, 提示病情缓解或肿瘤彻底除去;(2)浓度明显降低但仍保持在正常值范围之上, 或短期降低至正常范围内后又重新增高, 提示有肿瘤残存和(或)肿瘤转移;(3)浓度降低至正常值范围一段时间,数月后又重新上升, 提示有肿瘤转移或肿瘤复发。受肿瘤坏死的影响,若化、放疗或手术后立即测定PG浓度, 可能会有短暂升高。值得注意的是, 化、放疗或手术后血清PG水平重新恒定增高, 可能表示治疗无效, 应尽可能改用其他的治疗方式[9]。
3 PG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3.1 PG与胃癌
目前多个国家已开始实行以血清PG的检测进行早期胃癌的普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计划。采用PGⅠ、PGⅡ、PGⅠ/ PGⅡ值筛查出胃癌高危人群再行胃癌精查,日本已经进行了10年,使胃癌的早诊率提升到了90%,并取得较成功经验。Yashihara 以检测血清PG水平加胃镜活检法检查了10966例健康居民,发现在PGⅠ和PGⅠ/ PGⅡ值下降的居民中, 胃癌的发生率远高于PG不下降者, 其胃癌早诊率达90%, 远高于常规临床56.9%的水平。Kitahara 等[10]以血清PG加胃镜活检法对5113名居民进行普查,以PGⅠ<70 ng/ml 及PGⅠ/ PGⅡ<3 为界, 诊断胃癌的特异度为73.5%,敏感度为84.6%。张祥宏等[11]对1504名受检人群随访发现, PG异常组居民中黏膜腺体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高达70.0%,明显高于PG正常组居民(P<0.01), 认为PG异常组居民胃黏膜多有明显的癌前病变, 为胃癌高危人群。据报道有80%以上的胃癌同时伴有CAG, 而大约10%的CAG可发展成胃癌。胃癌患者PGⅠ, PGⅠ/PGⅡ值降低是极具意义的。蒋孟军等[12]认为, 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值可较全面的反映胃黏膜病变的情况,其PGⅠ水平较正常者相比显著降低,而由于分泌PGⅡ的细胞分布较广、变化不明显甚至轻度增加,使PGⅠ/PGⅡ值显著降低。血清PGⅠ含量的变化是判断早期胃癌分化程度的一个亚临床指标。 Kalinovskii等[13]报道, 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急剧下降,其中低分化癌患者较高分化胃癌患者PGⅠ含量更低。胃黏膜细胞早期增殖出现异型增生时, 其幼稚细胞含量较高。由于PGⅠ在胚胎胃黏膜中高度表达,而 PGⅡ主要在成熟的腺细胞中产生, 故PGⅠ水平在早期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胃癌组织。吕国强等[14]通过比较对照组、胃癌组、胃癌术后组的血清PG发现:(1)由于胃黏膜细胞萎缩以及肠化分泌降低致胃癌组血清PGⅠ, PGⅠ/PGⅡ值明显降低, 特别在早期胃癌中降低更有意义;(2)早期高分化胃癌组织中可能广泛存在着肠化生腺细胞、而进展期胃癌则可能存在更多的腺细胞萎缩性炎症, 导致PGⅠ分泌减少;(3)早期低分化胃癌组织中可能不存在广泛的腺细胞萎缩和肠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于中麟等[15]2007年5-9月期间对武威市凉州区自然人群中35~70岁间的无症状志愿者进行筛查。按试剂提供及日本三木报道的标准并加以分级。阴性: PGⅠ>70 ng/ml及PGⅠ/PGⅡ值>3;轻度阳性: PGⅠ≤70 ng/ml及PGⅠ/ PGⅡ值≤3;中度阳性:PGⅠ≤50 ng/ ml及PGⅠ/ PGⅡ值≤2.5;重度阳性:PGⅠ≤30 ng/ ml及PGⅠ/PGⅡ值≤2。其研究以PGⅠ、PGⅡ、PGⅠ/ PGⅡ值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筛查,再加以胃镜活检的二步法在胃癌普查中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检查方法简单快捷、简便、稳定筛查胃镜的例数较原方法检出率皆较高,尤其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高,PGⅠ/ PGⅡ值更有意义。为尽快开展防治胃癌,采用本法仍不失其有效性,特别在40~60岁人群中开展更为有意义。
3.2 PG在胃癌手术后的监测
血清PG浓度变化还可作为胃癌根治术后是否复发与转移的监测指标。有研究表明,胃癌细胞本身具有分泌功能,能够分泌PG、PGⅡ,通过检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浓度,有助于评估残胃黏膜腺体分泌状况。Yamaguchi等[16]认为胃癌细胞的增殖也会引起血清PG浓度的变化,当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PG值下降到较低水平时, 这种变化就会体现出来。追踪调查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血清PG浓度变化, 得出PGⅠ、PGⅡ浓度相对升高可提示胃癌术后复发。若胃癌根治患者术后长期呈良性状态, 则血清PGⅠ,PGⅡ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当胃癌复发时其血清PGⅠ浓度常显著上升, 因而认为检测血清PGⅠ水平对诊断胃癌根治术后是否复发以及有无转移有很大意义。肖志坚等也有类似报道, 认为由于多种细胞可分泌PG,而受正常细胞分泌的影响,胃癌细胞分泌的PG在血清中的变化很难被察觉。当胃癌根治术后, 如PG再次上升, 很可能为部分有分泌功能的胃癌细胞转移增殖的结果, 从而可以尽早发现胃癌复发。因此胃癌根治术后, 检测血清PGⅠ,PGⅡ浓度变化是判定其是否复发与转移的可靠依据。袁荣华等[9]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癌患者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37~78岁,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PG值及PGⅠ、PGⅡ含量得出胃癌组手术治疗后血清PGⅠ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值降低,但胃癌复发时血清PGⅠ、PGⅡ值均明显升高。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PGⅠ及PGⅠ/ PGⅡ值均显著降低,复发时血清PGⅠ、PGⅡ值升高,血清PGⅠ/ PGⅡ值亦高。认为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 PGⅡ值对胃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判定及诊断是否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胃癌根治术后,尤其是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胃癌复发时血清PGⅠ/ PGⅡ值高于手术前。其原因为具有分泌功能的胃癌细胞增殖可引起血液和尿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改变,当全胃切除后患者血液和尿液中胃黏膜分泌的胃蛋白酶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因此胃癌术后跟踪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可为及早发现肿瘤复发提供重要线索。胃癌复发患者PGⅠ和PGⅡ升高程度与腹腔淋巴结转移范围有一定相关性[17]。
4 P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HP感染可显著影响PG水平,引起血清PGⅠ、PGⅡ值均升高,PGⅠ/PGⅡ值下降。Oderda等观察到儿童胃溃疡患者中血清HP 阳性者,其血清PGⅠ水平和抗HP IgG升高,PGⅠ指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为87%。Karnes 检测了血清HP 阳性的CAG患者,发现PGⅡ升高,PGⅠ/PGⅡ值显著下降。Takahisa 等以HP 根治前后的血清PG含量变化作为新方法来判别HP根治的成功与否。将根治前的血清PGⅠ/PGⅡ值分为3 个等级: PGⅠ/PGⅡ值<3,PGⅠ/PGⅡ值在3~5之间和PGⅠ/PGⅡ值>5。根治的界值为:根治后以上3组PGⅠ/ PGⅡ值分别上升40%、25%和10%。此界值对于诊断HP 根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度分别为100%、93.1%和96.2%。Kikuchi等观察了2584 例患者,研究HP 感染及其感染灶的大小对血清PG含量的影响,以1996年的PGⅠ/PGⅡ值减去1989 年的PGⅠ/PGⅡ值,被定为δPGⅠ/PGⅡ值,观察HP 阳性对δPGⅠ/PGⅡ值的影响。结果发现,在HP 阳性组δPGⅠ/ PGⅡ值比阴性组低,PGⅠ/PGⅡ值也低于阴性组,并且发现HP 感染灶愈大,上述两项值的降低幅度也愈大。Pilotto 等研究了121 例HP 阳性的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 根治前后的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值,结果显示治愈组的血清抗HP IgG、PGⅡ明显下降,而PGⅠ/ PGⅡ值则显著升高。同样 Plebani 在289 例HP 阳性患者中检测了HP 根治前后的血清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值、胃泌素、抗HP IgG等5 项指标,对比发现,血清PGⅡ水平是最好的生化指标,它的变化与HP的变化呈正相关,血清PGⅡ含量降低25%以上可表明HP感染得到根治。Zhang 等在国内某胃癌高发区研究发现,当地居民中HP阳性者高达72%,而且HP阳性率与血清PG水平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尤其是与血清PGⅡ关系更为密切。认为HP 感染参与胃癌癌变过程,尤其是在癌变的早期。于中麟等[15]发现无论PG(+)或 PG(-),其阳性率高达67.78%~71.78%,提示该地区胃癌高发与HP感染相关性可能极大,为胃癌防治提供了有力信息。Pilotto 等以血清学检测HP根治成功的56例,显示HP和PGⅡ比值分别从75.23±8.94和21.58±1.97降为47.32±5.26和14.34±1.75(P<0.01),PGⅠ/ PGⅡ值由8.46±0.68上升为11.54 ±0.89(P<0.01),表明PGⅠ/ PGⅡ值是HP根治成功与否的最可靠的判别指标。在HP阳性的人群中,PGⅠ和PGⅠ/ PGⅡ值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
5 PG与慢性胃炎
发生于胃底黏膜的浅表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值均升高,但PGⅡ的升高率常为PGⅠ的3 倍,可使PGⅠ/PGⅡ值下降至6.2±0.2~4.3±0.1;在轻~中度胃炎患者中,可出现PGⅠ下降,PGⅡ持续升高,使PGⅠ/PGⅡ值降低到2.9±0.4,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浅表性胃炎;严重的CAG患者,血清PGⅠ急剧下降,PGⅡ则维持不变,导致PGⅠ/PGⅡ值更大幅度降低,可达到0.7±0.3。从浅表性胃炎到严重CAG,PGⅠ/PGⅡ值越来越低。在胃癌高危人群中以PGⅠ降低作为筛选CAG的标准, 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91%。有研究得出,血清学判断胃底黏膜组织学状态的最佳指标是PGⅠ绝对值和PGⅠ/PGⅡ值相结合,对胃底黏膜状态判断的阳性预示值与总灵敏度为70%。CAG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过渡病变,从 CAG、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到新生物形成是常见的肠型胃癌发生的4个阶段, 其不同阶段可以血清PGⅠ/PGⅡ值来区分。Gritti 等指出,一般胃炎患者血清PGⅠ水平较高;而在CAG,血清PGⅠ总是处于低水平状态;但此两种情况下,血清PGⅡ均升高,PGⅠ/ PGⅡ值降低。CAG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最终会发展成胃癌,血清PGⅠ浓度的降低才是中、重度胃体,胃底萎缩性胃炎最灵敏和最具特异性的指标[10]。
6 PG与胃良性溃疡
胃黏膜病变可引起PG代谢能力的异常,血清PGⅠ、PGⅡ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胃蛋白酶在溃疡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PGⅡ升高时发生胃溃疡的危险性可明显增加。检测48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和33 例胃癌患者胃良、恶性溃疡治疗前后血清PG的含量变化, 证实了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值在胃良、恶性溃疡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 显示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升高,癌变患者PGⅠ水平及PGⅠ/ PGⅡ值均显著降低。胃溃疡患者治疗后血清PGⅠ及PGⅡ值可基本恢复正常, 胃癌术后患者血清PGⅠ及PGⅠ/PGⅡ值显著降低。金晔等[18]对81例胃黏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胃溃疡48 例, 胃癌33 例, 以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PG浓度。显示胃溃疡组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 治疗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 PG联合放大染色内镜筛查胃癌
于中麟等[15]认为近年来开发以PG检测为初筛寻找出高危人群,再以胃镜活检精查的二步普查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胃酸由壁细胞分泌;PGⅠ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 PGⅡ除了由上述两种细胞分泌外,还可由幽门腺、贲门腺和十二指肠上段的Brunner腺分泌。而壁细胞,主细胞,黏液细胞分泌物均通过腺体开口处隐窝以喷射的方式分泌入胃腔。正常酸分泌,胃体呈黑色变色带;CAG以胃小弯侧为中心,萎缩程度轻—重,非变色带随之不断扩大。变色带取活组织病理检查,表现炎症或非萎缩正常胃底腺黏膜;非变色带表现萎缩伴肠化生,胃底腺减少。无胃底腺减少,黏膜内炎细胞浸润明显。对HP感染的胃溃疡,除菌前后8周染色比较,除菌后泌酸区明显扩大。未分化型癌多见于胃底腺区域,观察泌酸区内非变色带;分化型癌多见于非泌酸区。 90%以上溃疡存在于非泌酸区内,7%溃疡存在于泌酸区内。泌酸区内溃疡性病变应高度怀疑为恶性。约50%在酸分泌界线2.1~5 cm内,约25%在酸分泌界线2 cm内,胃底腺区域远端是黏膜防御功能薄弱的区域,也是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在CAG、胃溃疡、胃癌时胃泌酸功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主细胞分泌的PG也会有同样变化。文献认为胃蛋白酶原联合放大染色内镜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慢性炎症。CAG既是判断HP起因性胃炎,又是演变为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区域。普通、染色和放大内镜(ME)是诊断CAG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ME主要观察微血管或黏膜结构改变;窄波成像(NBI)技术利用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特点,判断黏膜浅表褐色微血管和黏膜下层(Sm)蓝绿色微血管病变。在pH=4条件下,局部喷洒0.3%刚果红溶液,胃黏膜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黑色区域具有胃底腺酸分泌功能。胃底腺黏膜萎缩由胃小弯侧至口侧缘和大弯侧方向发展,变薄的萎缩黏膜与非萎缩黏膜之间形成萎缩界线;强调胃黏膜表面凹凸改变,采用靛卡红对照法,适合胃体部黏膜萎缩程度判断,萎缩黏膜粗糙和胃小区变小,重度萎缩时胃小区消失;判断CAG伴肠化生,普通内镜下部分黏膜呈褪色扁平微隆起,美蓝染色法可能成为内镜半定量诊断[19-20]。
8 结 论
PG组织表达的动态变化可以体现不同胃黏膜的分化程度及胃疾病的恶性程度, PG表达产物的缺乏可能是胃黏膜细胞恶性转化的结果。随着胃疾病加重, PG表达逐渐减少,由胃良性疾病、胃癌前疾病到胃癌,血清PG含量逐渐下降, 说明PG的组织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相关性,是胃癌危险度和胃黏膜状态的指征。随着胃疾病的加重, PGⅠ/PGⅡ值呈逐步下降趋势, 二者呈伴随关系,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胃良性疾病(浅表性胃炎)与癌前疾病(CAG)和恶性疾病(胃癌)相比差异显著, 表明胃黏膜疾病在从良性到恶性转化的这一质变过程中, 其细胞功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同胃黏膜病变PG组织学表达程度及血清PGⅠ/PGⅡ值测定均可以作为胃良、恶性病变筛查的可靠指标。以PGⅠ/PGⅡ值筛查胃黏膜疾病是一个较好的指标,对胃黏膜疾病的大规模筛查具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Wang CS, Hsueh S, Chao Tc,et a1. Prognostic study of gastric cancer without serosal invasion: revalu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J]. J Am Coll Surg,1977,185(5):476-480.
[2] 谷敬丽.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 河南大学学报, 2007,26(4):46-48.
[3] 李红梅,宁佩芳,袁媛.不同胃黏膜疾病胃蛋白酶原 C 组织原位表达与胃蛋白酶原血清学检测水平的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20):2473-2476.
[4] 宫月华,孙丽萍,袁媛.血清胃蛋白酶原及骨桥蛋白联合筛查胃癌的应用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691-693.
[5] 金晔,陈玥,苏建荣.胃良恶性溃疡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08,30(4):224-226.
[6] 蒋叶华,黄飚,王翌,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疾病相关性的分析[J]. 临床荟萃,2007,22 (10): 689-691.
[7] 黄映芳,彭孝纬,何利平,等. 胃癌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比较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6 ,11(2):61-63.
[8] 陈智周,范振符. 胃蛋白酶原Ⅰ、Ⅱ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1-3.
[9] 袁荣华,孙永强,翟晓峰,等.胃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分析[J].交通医学,2009,23(2):139-140.
[10] Kitahara F,Kobayashi K,Sato T,et al. Accuracy of 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 using serum pepsinogen concentrations[J].Gut,1999,44(5):693-697.
[11] 张祥宏, 卜玉华. 血清胃蛋白酶原异常居民胃黏膜变化的随访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0,27(7):491-494.
[12] 蒋孟军, 肖志坚, 张荣军, 等.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与胃泌素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11(3):131-133.
[13] Kalinovskii VP,Gamaiunova VB,Shumakov AP,et al. Radioimmunoassay of serum pepsinogen I in chronic gastritis and stoma chcancer [J]. Vopr Onkol,2000,46(2):153-155.
[14] 吕国强, 肖志坚, 沈安东, 等. 胃蛋白酶原亚群在胃癌及其术后血清含量变化的临床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65-266.
[15] 于中麟,冀明,杨迅,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对胃癌普查的价值探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10):512-515.
[16] Yamaguchi T,Takahashi T,Yokota T,et al. Urinary pepsinogen I as a tumor marker of stomach cancer after total gastrectomy[J]. Cancer,1991,68(4):906-909.
[17] Pellat—Deceunynck C,Barille S,Puthier D,et al.Adhesion molecules on human myeloma cells:signigicant changes in expression related to malignancy,tumor spreading,and immortalization[J]. Cancer Res,1995,55(16):3647-3653.
[18] 金晔,陈玥,苏建荣.胃良恶性溃疡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08,30(4):224-226.
[19] 仲敏,黄傲霜,殷泙,等.萎缩性胃炎内镜半定量诊断进展[J].中国消化内镜,2009,3(1):1-5.
[20] 邬战勇,谭壮忱,秦晓华,等.胃镜下胃黏膜结节样隆起分幽门蜾杆菌和病理之间的关系[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6):44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