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临床特点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0-08-17 浏览次数:1116次
作者:华婷琰,黄介飞,周国雄,鲍柏军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南通 226001
【摘要】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炎症性肠病(IB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UC明显多于CD(75例Vs 15例)。平均发病年龄UC(43.3±16.4)岁,CD(33.1±13.6)岁。IBD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最多见,黏液脓血便在UC明显多于CD(52% Vs 13.3%),并发症的发生率CD明显高于UC(40% Vs 6.7%)。75例UC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15例CD中6例经结肠镜及活检确诊,4例经消化道造影、5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3例误诊。结论:IBD发病例数逐年增多,以UC为主,CD发病年龄早于UC。IBD临床表现和肠外表现形式多样;CD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诊断需结合内镜、影像学甚至手术综合评价。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类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本研究回顾性调查1999~2006年间我院的UC住院患者75例和CD住院患者15例,对两者的临床特点作一分析比较,以期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2006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IBD住院患者90例,其中UC 75例(83.3%),男41例(54.7%),女34例(45.3%);CD 15例(16.7%),男6例(40%),女9例(60%)。UC的发病年龄为13~85岁,平均43.3±16.4岁;CD的发病年龄17~62岁,平均33.1±13.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成都全国IBD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1]。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人口统计学 UC年发病例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而CD较平稳,两者的年发病例数分布见图1。UC发病集中在30~59岁年龄段,占全部UC患者的66.7%,而CD发病集中在17~39岁年龄段,占全部CD患者的80%,两者的发病年龄段分布见图2。UC与CD的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性别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表现 UC与CD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两者的比较见表1。
2.3 肠外表现 有关节痛、胆囊结石、脂肪肝、泌尿系统结石、口腔阿弗他溃疡、皮疹、银屑病、结节性红斑、强直性脊柱炎、虹膜炎等。UC 24例(32%)、CD 7例(46.7%)具有肠外表现。肠外表现发生率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并发症 5例(6.7%)UC和6例(40%)CD发生并发症。UC并发下消化道大出血3例(4%)、腹部炎性包块和不全性肠梗阻各1例(1.3%);CD并发腹部炎性包块和肠瘘各2例(13.3%)、不全性肠梗阻和腹腔内脓肿各1例(6.7%)。CD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UC。
2.5 诊断及误诊情况 所有UC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确诊,54例(72.0%)行病理活检,无1例误诊。15例CD中6例(40.0%)经结肠镜及活检确诊,4例(26.7%)经消化道造影确诊,5例(33.3%)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3例(20.0%)CD误诊,其中2例误诊为小肠肿瘤,1例误诊为UC。
3 讨 论
以往认为IBD在欧洲和北美常见,亚洲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亚洲各地IBD发病率明显上升[2]。本组资料中UC明显多于CD,UC发病有逐渐增多趋势,而CD年发病例数尚无明显增加。欧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UC发病率先于CD上升15~20年[3]。这似乎提示相同的环境因素对UC和CD的影响可能不同,从而导致了两者不同的流行病学模式。
IBD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CD发病年龄比UC早约10年,两者的发病高峰年龄段均为30~39岁,均未见有西方国家的IBD双峰分布特征[4],这可能与种族差异有关。IBD发病存在一定的性别倾向[4],UC患者以男性多见,而CD更倾向于在女性中发病,本组资料中,两者在性别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BD肠外表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肠道炎症活动有关的反应性表现;一类是独立于肠道疾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还包括代谢紊乱或解剖异常所致的肠外并发症。由于CD病变累及肠壁全层,故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UC为高。国外文献[5]报道,CD病程达10年时,肠瘘的累积发生率为33%,20年后高达50%,其中小肠瘘被认为具有代表性。
UC病变主要侵犯大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故结肠镜和活检诊断应十分可靠;而CD好发于小肠,病变常累及肠壁全层,结肠镜检查肉芽肿的检出率低,且CD患者可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就诊,故误诊率高,部分患者需剖腹探查明确诊断。MRI和近年出现的胶囊内镜检查对于小肠型CD具有互补诊断价值[6],前者有助于发现透壁型CD、肠腔外病灶(腹腔脓肿、瘘管)和肠梗阻;后者可发现局限性的黏膜损伤和CD的早期表现,如小肠黏膜充血和阿弗他溃疡等。因此,结合内镜、影像学甚至手术综合评价,可提高CD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 中华消化杂志,2001, 21(4):236-239.
[2] Ouyang Q, Tandon R, Goh KL, et al. The emergenc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the Asian Pacific region[J].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05, 21(4):408-413.
[3] Lakatos PL. Recent trends in the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p or down?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6, 12(38):6102-6108.
[4] Loftus EV, Sandborn WJ.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02, 31(1):1-20.
[5] Schwartz DA, Loftus EV Jr, Tremaine WJ,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 in Olmsted County, Minnesota[J]. Gastroenterology, 2002, 122(4):875-880.
[6] Albert JG, Martinv F, Krummenerl A, et al. Diagnosis of small bowel Crohn's disease: 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capsule endoscopy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fluoroscopic enteroclysis[J]. Gut, 2005, 54(12):172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