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例肝性脊髓病回顾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15 浏览次数:393次
作者:李春暖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盘锦 124010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肝性脊髓病(HM)临床上并非常见,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8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2岁(46~58岁)。均有肝硬化病史,(乙型肝炎后肝硬化6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临床特征:8例病人均逐渐出现双下肢僵硬,沉重感,行走困难,痉挛步态,呈进行性加重,有2例(25%)发展为截瘫。3例(37.5%)曾行门腔静脉分流术,脊髓病发生于术后1~5年(平均3年)。合并肝性脑病者5例(62.5%),其中2例脊髓病发生在肝性脑病之前2年,3例发生在肝性脑病之后不久。合并呕血、黑便史者4例(50%);6例(75%)经过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证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存在。合并肝性糖尿病1例(12.5%)。神经系统查体: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痉挛性截瘫表现,肌力1~4级,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反射均阳性,辅助检查:8例血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三系降低;肝功能酶学轻度增高者6例(75%),余转氨酶正常,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者4例(50%),中-重度增高者2例(25%),余胆红素正常,8例均有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A/G比例倒置;血氨正常者2例(25%),余者6例轻-中度升高,范围45~110μmol/L,平均72μmol/L、(正常参考值≤30μmol/L)。腹部B超或CT均提示肝硬化,8例均行头CT及脊髓MRI检查无异常。6例(75%)行脑电图检查呈轻-中度异常,余2例正常。8例患者均予低蛋白饮食,保肝降血氨及营养神经治疗,全部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血氨下降;6例行走困难者肌力无明显变化。
2 讨论
HM是一种并发于慢性肝病的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常发生于门腔静脉分流术和自发门体静脉分流后,以及肝功能不全时,临床多见于肝硬化患者。最早于1949年由leigh 和card报道[1],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痉挛性截瘫,一般无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2,3],病理改变以脊髓侧索为中心,左右对称,波及颈髓以下脊髓,以胸腰段最明显[4],表现为脊髓侧索对称性脱髓鞘病变。目前关于HM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毒性物质进入循环,对脊髓产生了直接损害,另外也可能是由于脊髓的必须营养物质缺乏,导致自身损害。本组患者均有肝硬化基础,与报道一致。典型临床过程分三期[4]:肝病期(慢性肝病表现)、脑病期(肝性脑病表现)、脊髓病期(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截瘫),本组患者均为脊髓病期。脊髓MRI均未见异常,这与炎性脱髓鞘疾病的鉴别很重要。另外本组患者血氨仅轻中度升高,且有两例正常,提示血氨水平与脊髓损害不呈平行关系,血氨增高不是本病的唯一致病因素。本病是否有性别上的差异尚不清楚。目前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本组患者经治疗无一例好转,效果不理想。除一般对症治疗外,大剂量B族维生素、辅酶A、ATP、复方丹参、肌苷、前列腺素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4,5]。有报道[6]肝移植手术可改善脊髓损害症状,改善程度和最初出现症状至肝移植的时间有关,但由于肝移植的病例数太少,尚不足评价疗效。另有报道对截瘫肢体进行功能锻炼、理疗、针灸等,对康复肢体有一定作用[7]。
【参考文献】
[1]王振强,金美玉,朴云峰.肝性脊髓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19(6):337-338.
[2]Lewis MB,MacQuillanG,Bamford JM,et al.DelaydeMyelop-
athi presentation of the acquired hepatocerebral Degeneration syndrome[J]. Neurology,2000,54:1011.
[3]Yengue P,Adler M,Bouhdid H,et al.Hepaic myelopathy After splenorenalshunting;report of one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Acta GastroenterolBelg,2001,64:231-233.
[4]肖文斌,欧阳义.肝性脊髓病[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0,20(3):175-177.
[5]王振强.朴云峰.肝性脊髓病内科治疗效果探讨[J].临床肝胆病,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10):39-40.
[6]Weissenborn K,Tietge UJ,Bokemeyer M,et al.Liver transplantation improvers hepatic myelopathy evidence by three cases[J].Gastroen terology,2003,124:34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