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小肠黏膜细胞的病理表现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773次
作者:彭涛 孙世华 作者单位:028000 内蒙古通辽,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小肠黏膜肠嗜铬细胞(EC)、肥大细胞(MC)的数量和分布以及EC合成与储存5-HT的功能改变。方法 将符合罗马Ⅲ标准的38例IBS患者分为:便秘型IBS 18例(A组),腹泻型IBS 20例(B组),另选20例因各种原因接受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病变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通过小肠镜及结肠镜分别取小肠不同部位黏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和MC,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EC的功能。结果 (1)A组和B组每高倍镜视野下EC数量十二指肠降段黏膜分别为9.4±3.9、10.2±3.7,近端空肠黏膜为6.7±2.6、6.2±2.4,回肠末端黏膜为2.7±1.4、3.2±1.9,与C组各个部位EC数量10.5±3.4、6.6±3.4、3.1±1.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和B组十二指肠降段黏膜EC功能比末端回肠活跃,与C组相似。(3)A组和B组每高倍镜视野下末端回肠黏膜MC数量38.7±9.4、35.8±5.5与C组29.8±4.4相比明显升高(P<0.01),但是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十二指肠降段黏膜MC数量分别为19.6±4.7、18.5±6.3,近端空肠黏膜MC数量为18.8±5.8、19.7±4.8,与C组MC数量19.2±3.3、20.0±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患者小肠黏膜EC无明显改变,而末端回肠黏膜MC增多。IBS-C和IBS-D小肠黏膜EC和MC的病理变化相似。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肥大细胞 5-羟色胺显微镜检查 肠黏膜 嗜铬细胞 小肠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1]。胃肠道黏膜的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EC)所分泌的5-羟色胺(serotonin,5-HT),在调节胃肠道运动和感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2]。胃肠道黏膜的肥大细胞(mast cell,MC)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包括生物胺、酶和白三烯等,影响胃肠道的神经和平滑肌功能[3]。目前国内、外有关IBS患者肠道黏膜EC和MC数量、分布以及EC合成、储存5-HT功能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且报道较少,为此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以探讨IBS的病理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7月~2007年2月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门诊患者中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4]并且年龄≥18岁的IBS患者38例分为便秘型IBS(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BS,IBS-C)患者组(A组)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41.5±15.1)岁;腹泻型IBS(diarrhea predominant IBS,IBS-D)患者组(B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8.7±16.6)岁。同一时期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室选取因各种原因接受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病变的健康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9.9±19.5)岁,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结肠镜(日本潘太克斯公司,型号EC 3830F);小肠镜(日本富士能公司,型号EP 450/p);兔抗人5-HT抗体(北京中衫金桥公司,编号ZA-0231,稀释度1∶100);鼠抗人胰蛋白酶抗体(福州迈新公司,编号MAB-0125,稀释度1∶100);SP 9000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北京中衫金桥公司);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型号H-600)。
1.2 方法
1.2.1 小肠黏膜组织的获取 A组、B组和C组患者均在检查前至少1周停止一切可能影响胃肠运动的药物和治疗。先接受肠镜检查,在回肠末端取6块黏膜。休息1~2天后再行小肠镜检查(通过口腔插入小肠镜),在十二指肠降段和近段空肠各取6块黏膜。6块黏膜中3块立即放入40 g/L甲醛,以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另3块放入40 ml/L的戊二醛固定液,以备电镜观察。
1.2.2 免疫组化染色及观察 将选取的上述黏膜标本用常规方法进行石蜡包埋和SP法免疫组化染色,EC和MC分别用兔抗人5-HT抗体和鼠抗人胰蛋白酶抗体作为一抗。二抗试剂盒采用SP 9000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随后在高倍光镜下观察,每张切片随机选6个不重叠的高倍视野(400倍),计算EC和MC的总数。EC和MC的计数以平均每高倍视野的EC和MC的个数表示。
1.2.3 透射电镜下EC的形态学观察 将小肠黏膜标本从固定液中取出,10 g/L四氧化锇固定2 h,乙醇梯度脱水,700 ml/L乙醇醋酸双氧铀块染色2 h或过夜,环氧树脂Epon 812浸透、包埋,聚合后进行超薄切片,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后,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观察EC个体大小及形态,细胞内分泌颗粒的数量和形态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A组、B组和C组之间EC和MC的数量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C在光镜下的观察结果 光镜下EC分布在肠腺腔内,以肠腺隐窝部位较多,大多数细胞呈锥形或近似菱形。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的EC数量比近端空肠黏膜显著增多(P<0.05),近端空肠黏膜的EC数量又比末端回肠黏膜显著增多(P<0.01),小肠黏膜EC的分布均表现为从十二指肠降段至末端回肠逐渐减少。
2.2 EC在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 电镜下EC大多分布在黏膜基底部、肠腺隐窝部位。在超微结构下其分泌颗粒有独特特征,分泌颗粒常位于细胞的基底部。A组、B组小肠黏膜EC的功能与C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3组十二指肠降段黏膜EC的功能和末端回肠黏膜明显不同。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的EC个体较大,细胞内分泌颗粒较多且分泌颗粒形态多样(圆形、椭圆形、肾形、梨形均有),提示十二指肠降段黏膜EC的功能较活跃。而末端回肠黏膜的EC个体较小,细胞内分泌颗粒较少,分泌颗粒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多见,提示末端回肠黏膜EC的功能不活跃。而近端空肠黏膜EC的功能界于上述两个部位之间。
2.3 MC光镜下观察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MC分布在固有层,细胞质呈棕褐色,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散在于黏膜与腺体之间。A组和B组末端回肠黏膜MC数量为38.7±9.4,35.8±5.5,与C组的MC数量29.8±4.4相比较明显升高(P<0.01),但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每高倍镜视野下十二指肠降段黏膜MC数量分别为19.6±4.7、18.5±6.3,近端空肠黏膜为18.8±5.8、19.7±4.8,在这两个部位与C组的MC数量19.2±3.3、20.0±6.9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末端回肠黏膜MC数量比十二指肠降段和近端空肠黏膜明显增多(P<0.01),而近端空肠与十二指肠降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在IBS患者的小肠黏膜取材比较困难,以往有关IBS时肠道EC和MC的研究取材多在结肠和直肠黏膜处进行,个别的在末端回肠黏膜取材。本研究在国内较早观察了IBS时小肠黏膜EC和MC的变化以及IBS患者胃肠道黏膜的病理改变。
有研究表明IBS患者回肠末端黏膜EC数量没有变化[5],Wheatcroft等[6]的研究表明IBS小肠黏膜EC数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IBS患者小肠黏膜EC数量、分布和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没有明显变化。目前尚不清楚两种亚型IBS-C和IBS-D患者的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不同,其发病机制是否相似[2,3]。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小肠黏膜EC的组织学表现没有明显差异。末端回肠是IBS患者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和内脏高敏感的起源部位[7]。有研究表明IBS时患者回肠末端黏膜、空肠黏膜的MC增多[8,9]。而笔者的研究结果显示IBS时患者末端回肠黏膜MC数量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十二指肠降段和近端空肠黏膜MC的数量则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可能的原因是末端回肠部位MC增多,导致释放的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增多,影响IBS患者肠道神经和平滑肌功能而引发临床症状。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提示IBS-C和IBS-D患者之间小肠黏膜MC的病理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 徐维田,徐志鹏,许桦林,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9):1812-1814.
2 Dunlop SP,Jenkins D,Neal KR,et al.Relative importance of enterochromaffin cell hyperplasia,anxiety,and depression in postinfectious IBS.Gastroenterology,2003,125(6):1651-1659.
3 陈文科,邹益友,李富军,等.肠易激综合征精神心理因素、肠黏膜肥大细胞及5-羟色胺的变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46-50.
4 Longstreth GF,Thompson WG,Chey WD,et 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480-1491.
5 姜敏,凌立平,傅宝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5-HT的分布特点.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4):541-543.
6 Wheatcroft J,Wakelin D,Smith A,et al.Enterochromaffin cell hyperplasia and decreased serotonin transporter in a mouse model of postinfectious bowel dysfunction.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6,17:863-870.
7 董文珠,李兆申,邹多武,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与P物质的相关性.中华内科杂志,2003,42(9):611-614.
8 Guilarte M,Santos J,de Torres I,et al.Diarrhoea-predominant IBS patients show mast cell activation and hyperplasia in the jejunum.Gut,2007,56:203-209.
9 Park JH,Rhee PL,Kim HS,et al.Mucosal mast cell counts correlate with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patients with 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1: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