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400例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635次

  作者:祝伟,徐丽娜

  【关键词】 消化道息肉

  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笔者从1995年6月~ 2006年9月使用这一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00例,共有息肉550颗,男260例,女140例;年龄17~75岁,平均46岁;食管息肉35颗,胃底息肉20颗,胃体息肉80颗,胃窦息肉100颗,十二指肠息肉40颗,升结肠息肉25颗,横结肠息肉40颗,降结肠息肉80颗,乙状结肠息肉80颗,直肠息肉50颗;550颗息肉中广基无蒂息肉170颗,亚蒂息肉150颗,长蒂息肉230颗。息肉大小及病理情况见表1。表1 息肉大小及病理情况

  1.2 方法

  1.2.1 器械准备 PENTAX-3500,EG-2931电子胃镜,EC-3840TF电子肠镜,ERBEICC-80型高频电发生器,CD-16U-1型圈套器及FG-20Q-1型网篮,扩肛器等。

  1.2.2 术前准备 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血型检查,排除有内镜治疗禁忌证的患者,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息肉的患者必须禁食12 h,治疗前30 min肌注东莨菪碱注射液10 mg,以减少蠕动及呕吐,结肠息肉可采用番泻叶、蓖麻油、复方洗肠液、硫酸镁或清水灌肠,对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如果患者提出麻醉要求,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对患者采取异丙酚静脉麻醉。

  1.2.3 治疗过程 患者取侧卧位进行检查,调整好内镜视 野,充分暴露息肉,并用圈套器轻轻牵拉息肉,使其离开消化道壁,避免息肉贴近胃壁,肠壁产生异常电流,损伤黏膜及周围组织(对直肠息肉可在扩肛器的帮助下,使息肉充分暴露时进行治疗),可以对无蒂息肉进行生理盐水黏膜下注射,以使息肉隆起更明显。这样,在行高频电切治疗时,安全性大大提高,对于较大的消化道息肉,即直径在20 mm以上息肉,采用分块高频电切的方法进行治疗,间隔时间为2周;对于息肉直径在5~19 mm的消化道息肉,可一次性进行多个高频电切除。

  治疗后,患者需注意以下3点:(1)避免重体力劳动、运动;(2)禁止饮酒;(3)口服消炎药物及黏膜保护药物。

  为了观察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息肉的性质,将所有的息肉收集起来,做病理检查。如病理证实息肉为良性,可在2、6、12个月后分别随诊检查,发现局部复发的,可以内镜下再次进行高频电切治疗,活检咬除,残余组织电凝烧灼等。如病理证实肿瘤分化程度较差,根部有肿瘤浸润,建议患者择期行根治手术、化疗;如病理证实为分化较好的肿瘤,残留根部无肿瘤累及,则认为内镜下已经治愈,随诊即可。

  2 结果

  对400例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息肉,共切除息肉550颗,其中有蒂息肉380颗,无蒂息肉170颗,病理证实为息肉的有543颗,7例息肉为恶变,择期行根治手术及化疗,大多数患者局部无出血、渗血现象,只有9例患者有少量创面渗血、迟发性出血现象,经内镜下局部喷洒或注射肾上腺素及凝血酶、钛夹止血、电凝止血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需要输血或急诊手术治疗。

  3 讨论

  通过十余年来我们在内镜下应用高频电切技术治疗400例消化道息肉的情况看,这种治疗方法既可以将消化道息肉一次性根治切除,还可以分期、分块部分切除,可见该方法治疗消化道息肉是可行且安全的。同时,患者不需住院治疗,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相对较低,可见该方法具有相对便捷、费用少、痛苦小的优点。更重要的是,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满足于对息肉的切除,还可以明确病灶的病理分型和分化情况,对于判定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之,随着我国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

  作者单位: 154211 黑龙江宝泉岭,宝泉岭分局中心医院消化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