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结肠息肉661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7 浏览次数:670次
作者:尹基颖, 杨幼林,孟艳玲 作者单位: 150000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结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状态,研究其分布、发病年龄、息肉大小、病理类型与息肉恶变的关系,对规范大肠息肉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我院肠镜室2004年1月~2005年11月间检出并有病理证实的大肠息肉6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7804例肠镜检查中男性为4189例,检出息肉443例,检出率为10.58%,女性3615例,检出息肉218例,检出率为6.03%。检出息肉661例中,共924个息肉,多发223例,单发438例,检出率为8.47%, 26例患者发生息肉癌变。
1.2 方法 所有大肠息肉均经电子肠镜发现,小息肉直接用活检钳分次钳除送病理,大息肉取活检病理检查。治疗一般采取圈套电凝电切法切除,直径≥2.0 cm巨大息肉采用分块、分段,分次套切,恶变息肉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针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4。表1 年龄与息肉检出率的关系 (略)注:*P<0.05 表2 息肉分布与息肉性质的关系 (略)表3 不同大小息肉与息肉恶变关系(略) 注:*P<0.05表4 不同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的恶变情况(略)注:*P<0.05
2 讨论
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病, 其发生率除家族性和幼年性息肉常出现在少年期外,一般多见于中年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本组661例息肉中男443例,女218例,男女之比为2.03∶1,男性占67.01%,提示男性更容易患大肠息肉,与文献报道相近[2]。年龄>40岁者患病率与前两组比较P<0.05,息肉恶变>50岁者共22例,占恶变息肉84.61%,说明息肉及恶变率随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大肠息肉好发于左半结肠,本组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的比例分别为22.54%、17.09%,明显高于其他组,与报道相符[3]。恶变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与大肠癌好发部位一致,提示息肉与癌密切相关。从大小来看,本组≥2.0 cm息肉占恶变息肉的84.61%,癌变率为31.88%,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提示息肉大小与癌变率呈正相关关系。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占53.11%,其中管状腺瘤最常见,占70.09%,恶变息肉全部来自腺瘤性息肉共26例,癌变率为7.2%,绒毛状腺瘤恶变率最高29.03%,与管状腺瘤相比P<0.05。说明随着绒毛成分增多,息肉癌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4],本组试验支持腺瘤向腺癌演变的学说。
早期发现大肠息肉癌变,是改善大肠癌预后的有效途径。因此,内镜检查应尽可能送到盲肠,减少漏诊,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尽量行息肉切除,并全瘤送检以便早期发现癌变。对于内镜下不能切除的大息肉或癌变息肉应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 郑之田.胃肠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46-872.
2 李伏娥,叶红军,李坚,等.796例大肠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观察. 中南大学学报,2005,30(4):463-466.
3 汪春莲,谷忠星,程宗勇,等.结肠、直肠息肉1204例分析.中国内镜杂志, 2003,9(8):69-70.
4 欧希龙,孙为豪,曹大中,等.27例大肠息肉癌变肠镜特点及诊治.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0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