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762次

作者:晋丽君 徐珊(指导)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激素(包括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与胃肠激素分泌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中医证型;综述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No:2003C002)      Research on Relativity between Irritable Intestine Syndrome(IIS) and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Jin Lijun, Xu Shan(tutor)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310053)

  Abstract:Referring to relative documents, i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IS and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gastrin, gallbladder bilesyst contractin, active vessel intestinal peptide and article P), and sums up the relativity study on the relativity between different TCM types of IIS and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secretion level.

  Key words:IIS;gastrointestinal hormone;TCM types;review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属中医的“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目前,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笔者通过总结目前在IBS发病中研究较多的几种胃肠激素,以及IBS不同中医证型中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来阐明IBS的部分可能发病机制。

  1  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1.1  IBS与胃动素(MOT/MTL)  胃动素由22个氨基酸多肽组成,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胃动素为消化间期激素,外源性或内源性胃动素可引起下食管括约肌紧张性收缩,引起胆囊及Oddi括约肌收缩及十二指肠运动,增强回结肠运动[2]。大多文献报道[2],IBS腹泻型患者空腹血浆MOT水平显著高于IBS便秘型和正常对照组;而便秘型IBS患者MOT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可见,IBS患者MOT水平增高可能是其产生腹泻的一个因素,MOT分泌过多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增强而引发腹痛、腹泻。但MOT在便秘型IBS中的病理生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1.2  IBS与胆囊收缩素(CCK)  胆囊收缩素主要由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的I细胞合成,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人体,CCK33形式为主。CCK具有广泛的生物作用,可以促进胰腺分泌和胆囊收缩,舒张Oddi括约肌,减慢胃排空,促进小肠及结肠的运动并缩短通过时间[3]。静脉注射CCK8可引起结肠运动的增强,诱发IBS患者腹痛,推测原因是CCK可能降低IBS患者内脏痛觉阈或拮抗内源性阿片样的镇痛作用,使IBS患者出现腹痛,而胃肠运动增强是加重胃肠过敏性和改变中枢调节的结果[4]。IBS患者血浆中CCK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而乙状结肠黏膜中CCK含量则无明显区别,推测CCK作为血循环激素起作用而致血浆中CCK水平升高,进一步导致腹痛、腹泻;或者可能由于IBS患者肠道释放CCK的敏感度增加[5]。

  1.3  S与生长抑素(SS)  生长抑素作为胃肠激素,由胃肠分泌细胞(D细胞)产生和分泌;作为胃肠神经肽,广泛分布于胃肠道的肠肌神经丛和中间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神经纤维中,也大量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生长抑素对消化道的生物作用均为抑制性作用。它能抑制各种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肠道及胆道平滑肌的运动,减少小肠对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吸收。目前,IBS和SS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但大多数人认为,IBS患者血浆和结肠黏膜中的S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IBS患者可能存在内分泌细胞分泌SS的异常增多;而其中便秘型又显著高于腹泻型,提示SS对胃肠道起抑制作用产生便秘[6]。在腹泻型IBS患者中,可能因为SS升高较少,不足以抑制CCK等因素引起的肠道运动增强的症状而表现出腹痛腹泻,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4  IBS与血管活性肠肽(VIP)  血管活性肠肽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神经系统,是重要的脑肠肽之一。VIP作用十分广泛,主要通过神经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在消化道表现为抑制下食管括约肌张力,抑制胃、肠肌张力,抑制小肠水电解质吸收和胆囊收缩[3]。便秘型IBS患者血浆和肠黏膜中VIP含量明显升高,推测可能由于VIP一般都显示对胃肠道运动的抑制作用,患者体内VIP升高,造成了肠道动力抑制性背景,以致肠蠕动性收缩不易发生,导致便秘[7]。腹泻型IBS患者空腹血浆VIP水平较正常人也明显升高。但是国内也有报道,IBS患者血浆中VIP含量不高[5]。目前,IBS患者是否存在VIP或神经支配的异常尚无定论,但VIP以其显著的肠道抑制性效应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1.5  IBS与P物质(SP)  P物质含11个氨基酸,在肠道主要分布于近端小肠和结肠。SP可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和肠蠕动,刺激胆囊收缩,抑制肠道吸收[8]。目前,对于SP与IBS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无一致结论。桂先勇等[9]发现,腹泻型IBS患者血浆中SP水平升高,推测可能与乙状结肠高动力有一定关系;也可能因为SP以循环激素的方式作用于乙状结肠平滑肌,使运动增强而致腹泻。但并非所有的实验都支持IBS患者存在SP血浆水平的显著变化。张红杰[5]等人研究表明IBS患者血浆SP无显著变化。此外,李兆申等[7]研究表明,腹泻型及便秘型IBS患者结肠黏膜S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推测腹泻型IBS肠黏膜SP含量升高可能与腹泻型IBS患者结肠高动力,黏液分泌增多而致腹泻有关;便秘型IBS肠黏膜SP含量增高,尚难以解释。

  2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目前,对IBS中医证型中胃肠激素的调节变化研究较少。IBS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多局限在MOT、SP、VIP等胃肠激素上,而其它胃肠激素研究较少,甚至有些从未涉及。谢建群等[10]选取24例肝脾不和型IBS患者进行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测定,结果显示IBS患者血浆MO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肝脾不和型IBS患者胃动素释放异常,可能是其发病的物质基础之一。王丽华等[11]选取脾气亏虚、肾阳亏虚、肝气郁滞、湿浊中阻四个证型,研究发现湿浊中阻型患者较健康组血浆MTL显著增高,而其它三型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不同中医证型MTL变化水平不同。陈永萍等[12]对IBS辨证属脾虚夹湿型和肝肠气滞型者各20例,测定了空腹血浆SP和VIP含量,结果表明IBS不同证型组血浆SP、VIP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其中,脾虚夹湿型血浆SP比正常组低,VIP比正常组高;而肝肠气滞型血浆SP比正常组及脾虚夹湿型高,VIP比正常组和脾虚夹湿型低。由此表现出不同证型之间的差异性。陈芝芸等[1314]按中医分型标准分别选择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脾胃阴虚型IBS患者,检测其空腹血浆SP和VIP的含量。结果显示:①肝郁脾虚型患者血浆VIP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增高;S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显著低于脾胃阴虚组。②脾胃虚弱型患者血浆VIP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SP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脾胃阴虚组。③脾胃阴虚组患者血浆SP较健康对照组增高;而VI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见,不同中医证型IBS患者血浆胃肠激素有一定的变化。

  3  小结及展望      目前,IBS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动力、内脏感觉、炎症、免疫、胃肠激素、自主神经功能、心理等多个方面,但至今尚无一种发病机制能够完全解释IBS发病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IBS与胃肠激素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焦点。各种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了IBS患者体内确实存在着胃肠激素的异常变化。但某些胃肠激素在IBS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尚存在分歧之处。同时胃肠激素在IBS患者体内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明确。胃肠激素作为胃肠道运动的一种重要的调节因素,必然与肠动力性疾病IBS有着某些联系。

 同时,现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IBS不同中医证型中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确实有差异,提示胃肠激素可能是IBS各中医证型基础调节机制之一,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些研究结果还很粗浅,多局限于少数几种中医证型和少数几种胃肠激素之间。此外,IBS中医证型和胃肠激素也存在着自身研究方面的缺陷。一方面,IBS中医辨证和分型标准尚不规范,缺乏全国统一性的客观化参考标准。另一方面,胃肠激素含量不稳定,易在蛋白酶作用下降解;且胃肠激素的血浆浓度波动大,易受进食、自发生理性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目前关于IBS各证型之间胃肠激素的水平变化情况尚未找到明确的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证型与胃肠激素相结合研究IBS是IBS机理探索方面的一大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研究二者关系有望为中医治疗IBS提供客观化依据,从而提高IBS中医治疗的水平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项柏康.重视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理的研究及中医药治疗[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1516.

  [2] 梁荣新,郑琴芳,梁列新,等.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激素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8):702703.

  [3] 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769.

  [4] Thomson IR, Fettman MJ, Jonsson J, et al.Alimentary tract and pancreas responses to 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s[J].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2, 7(3): 293297.

  [5] 张红杰,林琳,赵志泉,等.胃肠肽类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间的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6):527529.

  [6] 张茹,王福贤.肠易激综合征血浆及乙状结肠粘膜中VIP及SS的含量[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15(5):210211.

  [7] 李兆申,董文珠,邹多武,等.肠易激综合征肠黏膜SP、VIP、CGRP变化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2):147151.

  [8] Walker JP, Thompson JC, Substance P[J].Neuron, 1991, 6: 317.

  [9] 桂先勇,柯美云,潘国宗,等.肠易激综合征结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变化[J].中华消化杂志,1994,14(增刊):5053.

  [10]谢建群,李国霞,陆雄,等.疏肝健脾汤对肠易激综合征血浆胃动素的调节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6:1314.

  [11]王丽华,董宏生,李颖辰,等.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血中胃肠激素水平初探[J].中医药学刊,2005,23(9):16181619.

  [12]陈永萍,李任先,张万岱,等.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3):202204.

  [13]陈芝芸,严茂祥,项柏康.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胃肠激素关系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9):664666.

  [14]陈芝芸,严茂祥,占宏伟,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胃肠激素的变化[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182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