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09-09-30 浏览次数:636次
作者:蔡云飞,刘丹鹤 作者单位:130700 吉林伊通,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12月的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本组老人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是慢性胃炎,而肿瘤为第三位。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糜烂及胃癌。
【关键词】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上消化道出血为老年常见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呈大幅上升趋势,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经过凶险等特点。了解中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时做出处理,对抢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选择我院2002年12月-2006年12月的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最小59岁,最大80岁,平均72.3岁;病程3个月~3年。本组病例以黑便受检者90例,呕血兼黑便者23例,呕血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虚汗,其中40例为失血性休克。120例均在距出血60h内检查,其中24h内检查者56例(46.7%),24~48h者59例(49.2%),5例因来院就诊较迟在48~60h检查。检查前对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有休克或血压不稳定者先补充血容量,疑有门脉高压者给予垂体后叶素降低门脉压,同时做好手术准备。
2 结果
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结果:消化性溃疡49例,占40.8%,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9例,胃溃疡12例,复合溃疡6例,吻合口溃疡2例;慢性胃炎16例,占13.3%;肿瘤13例,占0.8%,其中胃癌5例,食管癌3例,吻合口癌变2例,胃窦黏膜下血管瘤2例,十二指肠癌1例;胃憩室、十二指肠憩室各1例,40例未检查出明确的出血原因。
3 讨论
本组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较高,以消化性溃疡导致出血占首位,其中与下列因素有关:(1)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老年人动脉硬化以及合并各种慢性疾病有关,如骨关节病变、慢性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溢血等,患者心肺功能低下,循环功能减退,胃黏膜防御功能降低,造成胃黏膜慢性缺血、缺氧,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而出现消化道出血。(2)老年人由于药物的滥用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不断增多,因免疫功能低下,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和各种慢性疼痛的增加,以及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在老年人群中普遍长期使用,常见的有扩血管药物、抗凝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抑制胃黏膜前列原素的合成,减少黏膜的血流,破坏胃黏膜屏障,从而削弱黏膜屏障抵御侵袭因素的能力,而前列腺毒素是胃黏膜保护剂,能干扰壁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生成而减少胃液分泌,老年人在使用以上药物时,切忌随便乱服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对患有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需要长期服NSAID的老年患者,必须认真了解患者的胃病史,对病史不能明确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必要时加服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黏膜的药物,并密切注意消化道症状及粪便颜色,以降低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对已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急诊内镜检查明确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3)吸烟可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造成胃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导致胃黏膜损伤,故应改正不良习惯,禁止吸烟。(4)饮烈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可直接造成胃黏膜损伤,并促进胃酸分泌,故老年人应改正不良饮食习惯,禁止饮烈酒。(5)精神因素,老年人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影响胃酸分泌,在激动时胃酸分泌增多,有某些重大精神刺激时,可引起应激性溃疡,故应注意调节情绪避免精神刺激。(6)近10多年研究,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由于Hp感染后通过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使胃酸黏膜屏障受损,黏膜细胞变性、坏死,大量细胞浸润,引起慢性胃炎或形成溃疡,故尽早根除Hp感染,防止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病的发生,以避免引起消化道出血。
本组病例中,肿瘤13例,虽胃癌检出率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机会增多,尤其对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应警惕癌变。因而定期做胃镜检查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由于肝硬化门脉系统血液受阻,造成门脉高压性胃病,由于肝硬化门脉系统血液受阻,造成门脉压增高而引起胃十二指肠病变,甚至出血,故肝硬化患者应进温冷、软的饮食,避免粗糙坚硬食物,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用力,绝对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