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消化病学》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6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09  浏览次数:747次

作者:王利明

【关键词】  IBS 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结果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88.8%。结论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痛泻要方 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和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FBD),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该病曾被称为粘液性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易激结肠等易混淆的术语,现统一命名为肠易激综合征 [1]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所选126例患者,来自于我科1990年10月~2003年5月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60例,女66例;年龄20~76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5年。所有病例均做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采用1988年提出的罗马标准Ⅱ [1] 明确诊断。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选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其中腹泻者加薏苡仁20g,败酱草30g,炒肉豆蔻20g,苍术15g,白术15g;便秘者加厚朴15g,枳实15g,槟榔片15g。

1.3 疗效观察 (1)观察指标: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胀、排便不尽)于治疗前、治疗后每周观察、记录1次。量化标准为: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分为4级,0级(0分):无症状;1级(1分):稍加注意感到症状;2级(2分):自觉症状不影响工作;3级(3分):症状严重影响工作;计算治疗前后的症状总记分,统计分析疗效,把各症状的分级数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分析每个症状的治疗有效率情况 [2] 。(2)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疗效指数为100%,半年内不复发。②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75%≤疗效指数<100%。③有效:临床症状好转,30%≤疗效指数<75%。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30%。

2 结果

痊愈40例,显效50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8.8%。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西方国家统计约占 胃肠专科门诊20%~50%。本病虽属良性过程,但由于发病率高、症状明显、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故受到广泛的重视。根据其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两大类。但临床观察许多患者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泻后痛减,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个体特异性的多病因的异质性疾病,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密切 [2]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腹痛”的范畴,主要由于情志失调,致肝郁气滞,肝脾不调,引起肠道气机不利、传导失司,郁久化热,热盛伤阴,最终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寒热夹杂,或肠道津亏的结局。痛泻要方出自于《景岳全书》,以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四味药组成,是属太阳、厥阴之药配合而成,为疏风、补土、泻木之剂,具有疏肝健脾之功 [3] ,主治肠鸣腹痛。本方以白术、陈皮健脾;白芍疏肝、柔肝;防风清肠风;四药合用具有疏肝健脾,疏通肠道气机,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本人用此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88.8%,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伟岸,潘国宗.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新医学,2002,3(33):308.

2 蔡茜虹,陈培琼.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2,18(8):898.

3 方药中,邓铁涛.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4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