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例消化内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09-08-17 浏览次数:721次
作者:刘小贤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近6个月内住院患者,分两组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多途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内科;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教育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评价也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缺乏效果评价[1]。我科通过健康教育评估、实施、检查量化、多途径、个体化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4~10月我科共收治了400例住院患者,急性胰腺炎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00例,肝硬化腹水60例,其他40例,其中男306例,女94例,年龄18~80岁,病程3~60天,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8例,对照组192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随机性教育,护士事先无周密的教育计划,凭经验对不同个体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观察组按预先设计的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
1.3 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内容
(1)主管护士实行竞争上岗,实行责权利相结合。要求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技术娴熟,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良好的应变能力,人际关系好。(2)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由主管护士评估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疾病特点,评价患者的健康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制订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向患者详细讲解,做到深入浅出,形象易懂。内容包括临床诊断,饮食原则,药物的主要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活动与休息的时间、强度、方式,疾病的危险、诱发因素,预防保健措施。(3)利用晨晚间护理、输液、发药、加药及空余时间与患者交谈,密切护患关系,发现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4)晚夜班新入院患者由当班护士做好初步的健康教育,白天再由主管护士检查指导。(5)每周一次的工休座谈会、健康教育讲座由主管护士主持,详细讲解某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时收集患者建议,改进健康教育计划。(6)科室备有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常规检查的健康教育处方,根据需要及时分发给患者。
1.4 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
实行三级质控,主管护士每日自查,护士长不定时抽查,护理部每月督促,并对科室实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个人和科室奖金挂钩.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问卷得分情况对比
见表1。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内容测试调查问卷,在两组患者出院前测试,得分85分以上为优,60~85分为良,60分以下为不合格。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测试问卷结果 (略)注: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得分优良率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发放问卷调查,共有10项内容,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全部选项为满意则为满意问卷,每张有一项以上不满意,为不满意问卷,有基本满意的为基本满意问卷,回收问卷统计答案。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略) 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充分体现以“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健康教育的结果评价应体现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评价重点从护士转为患者是否受益的原则,注重实效[2]。引进竞争机制,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督促护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避免以往随意性强、针对性差、效率低的缺点,摸索新的适合患者的教育方式,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消化内科患者病情易反复,在健康教育前进行评估量化,确切了解患者,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体现健康教育的个性化。
转变护理观念,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在为患者提高服务的同时,也为患者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治愈率。
总之,开展多途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教育效果。我科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改进,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欣.护士健康教育专事化、专业化初探.中华护理杂志,2002,18(12):61.
2 李玉芬.内科病人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