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45例临床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834次
作者:陈志奇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总医院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5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位年龄60.5岁。G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出血、腹部肿块和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45例均行手术切除,随访3~60个月,死亡2例,死于腹腔广泛转移。结论 GIST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外科手术和分子靶向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rmors,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2005~2008年我院对收治的45例GIST诊断与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7~72岁,中位年龄60.5岁。胃间质瘤30例,小肠间质瘤12例,直肠间质瘤3例。G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与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良恶性等有关。36例腹部隐痛不适,22例有贫血表现,20例有呕血和黑便,1例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32例可扪及肿块,18例胃部肿瘤行胃镜检查时发现墙内肿瘤病表面形成溃疡(病理活检4例明确诊断,其余诊断为慢性胃炎)。
1.2 诊断
GI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胃镜、小肠镜、超声胃镜、腹部B超、CT及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其中超声胃镜对尾部间质瘤确诊率极高。CT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检查对晚期GIST的转移情况及转移部位的判断有较大帮助。GIST最后确诊必须依赖大体及免疫病理结果。GIST免疫检查CD34阳性率高,本组CD34阳性,占全组病例的71%。
1.3 治疗
手术是原发无转移GIST的主要和标准治疗方法。1/2~2/3的GIST能够完整切除原发灶,但是,即使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的GIST仍有高达40%~90%的复发率,中位复发时间为20个月,5年存活率仅28%~54%。GIST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能够再次手术,但是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只有15~20个月。分子靶向治疗目前推荐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剂量标准是400mg/d,疗效值得肯定。常见不良反应为水肿、恶心、腹泻、乏力、皮疹或皮肤潮红、腹痛、粒细胞减少等,多为轻到中度,不需要特殊治疗或停药。
2 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经过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2例术后1年因腹腔广泛转移死亡;1例胃窦部恶性间质瘤术后半年复发,予再次手术切除残胃,生存至今,其余病人均存活至今。
3 讨论
从本组病例上看,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位年龄60.5岁,发病部位可在整个消化道,常见发病部位依次为胃、小肠、结肠、直肠,临床症状为腹部不适、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大多数病人因腹部肿物、肠梗阻、血便等症状而就诊。
GIST术前确诊困难,本组病人仅4例经胃镜检查病理确诊。术前B超、CT、MRI能起到定位诊断作用,但定性诊断困难。细针穿刺活检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明确诊断有赖于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临床上手术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Brainard等发现预后的因素因素为肿瘤直径>5cm、分裂相>5/50HPF、细胞高密度、器官样生长方式不占优势、缺乏丝团样纤维、显著核多形性、粘膜侵润、肿瘤坏死,其中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相是关系到肿瘤良恶性和病人预后、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1]。相信随着对GIST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规范的不断完善,GIST的治疗效果也会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