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丹葶肺心颗粒治疗痰热壅肺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8例

发表时间:2011-11-10  浏览次数:412次

  作者:汤金莹  作者单位:吉林省委党校综合门诊部,吉林 长春 130012)

  【关键词】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丹葶肺心颗粒,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壅肺症;宣肺止咳

  在慢性肺心病的治疗上,中、西医各有优势和局限性。西医疗效迅速,方法固定,药效猛烈,毒副作用较大。中医疗效相对缓慢,但是可以根据中医辨证证型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案治疗,针对性强,兼具固本培元,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弥补了西医缺少针对性且副作用较大这一不足。中西医结合,达到标本兼治已经成为肺心病治疗的趋势〔1〕。但目前肺心病治疗上多用中药饮片,疗效不稳定且质量标准不可控。而丹葶肺心颗粒为国家批准的首个用于痰热壅肺型肺心病临床治疗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本文观察丹葶肺心颗粒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内科学》制定〔2〕。

  1.2 纳入、排除病例标准

  纳入病例标准:①符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者;②由呼吸道感染而导致的肺心病患者;③中医辨证属痰热壅肺证者;④年龄50~79岁。排除病例标准:①肺心病缓解期患者;②中医辨证不属痰热壅肺证者;③年龄<50岁,>79岁者;④重度肺心病患者;⑤有严重循环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并发症者。

  1.3 研究对象

  本方案纳入56例来本院就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74±12.76)岁;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9.94±8.17)岁。病程6~20年,急性加重1~3 d。治疗组轻度20例,中度8例;对照组轻度22例,中度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及病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4 方法

  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性氧疗、积极有效的抗感染、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痰液稀释、痰液引流、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力衰竭、营养支持,必要时激素治疗、机械通气、基础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葶肺心颗粒(通化万通药业生产),每次1袋(10 g/袋),3次/d。对照组另给中药安慰剂,仍为每次1袋(10 g/袋),3次/d。疗程14 d。

  1.5 疗效评定标准

  1.5.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达Ⅰ级,实验室指标、体征均恢复到发病前,白细胞计数正常,喘息明显减轻,间咳,肺部偶有啰音,水肿消失或明显减轻,尿量增加。好转:心功能改善达Ⅱ级,白细胞计数基本恢复正常,痰黏稠,不易咯出,阵咳,两肺有散在啰音,水肿减轻。 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病情恶化者。

  1.5.2 胸部 X线征象评定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肺部炎症阴影消散,增大的心脏缩小到正常范围。有效:肺部炎症阴影大部分消散,增大的心脏缩小1/2至1/3。无效:肺动脉高压没变化,心脏大小不变或进一步增重、增大或出现胸水。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在综合疗效、X线征象评定疗效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后1个月随访,治疗组生活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丹葶肺心颗粒为国家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肺心病临床治疗的中药制剂。该药由石膏、麻黄、鱼腥草、丹参、葶苈子、杏仁、桑白皮、前胡、渐贝母、丹参、太子参、甘草等组成。麻黄为君,发汗、清热,麻黄属辛温,石膏与其配伍,轻用麻黄,可以将泄热、宣肺的功效发挥最好〔3〕。鱼腥草为臣,祛肺热、解毒,专治肺壅吐脓及痰热喘咳。杏仁有助于降肺中逆气以平喘。桑白皮、葶苈子泻肺热以平喘,行散水气,化痰涎,消水肿。前胡、浙贝母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丹参活血化淤,太子参补脾益肺,疏通气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同达到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平喘,消水肿的功效,因而对治疗痰热壅肺型肺心病有较好疗效。

  丹葶肺心颗粒对肺循环阻力增加形成的肺水肿具有拮抗功能,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渗出性炎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减少咳嗽次数,增加酚类的排出量,止咳、祛痰作用效果显著,保证肺部通气换气顺畅。实验证明,丹葶肺心颗粒还可以增加机体对氧的利用率,提高机体对非特异性感染的抵抗力,对预防肺心病的发生及病后机体的恢复都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 俐.肺心病的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效果〔J〕.广东医学,2003;24(1):84.

  2 方 圻.现代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506.

  3 陈绍宏,张晓云,张 怡.综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J〕. 中医中药急症,2006;15(12):131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