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中炎性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08-12 浏览次数:371次
作者:缚鲲,王中华,安黎云,王天轶,时兰春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静脉血中C反应蛋白(CRP)、P物质(SP)、降钙素原(PC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以探讨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对33例MPP急性期患儿(观察组)和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静脉血CRP含量,放射免疫方法测定SP浓度、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CT水平,ELISA测定MMP9变化。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外周静脉血CRP、SP、PCT和MMP9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而恢复期相应指标均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MPP患儿外周静脉血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对于MPP的诊治非常重要,而且对研究其发病机制也有帮助。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C反应蛋白,P物质,降钙素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许多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还可导致如心脑血管病等呼吸道疾病以外的并发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近年来其感染呈增高趋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1]。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外周静脉血中C反应蛋白(CRP)、P物质(SP)、降钙素原(PC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不仅有利于MPP的诊治,而且对于研究其发病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33例MPP患儿和30例正常儿童外周静脉血中CRP、SP、PCT、MMP9的变化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MPP患儿33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3岁;均符合MPP诊断标准[2]。选择我院近2周内体检无呼吸道感染,无其他急、慢性疾病,无过敏性及与免疫密切相关疾病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1岁。2组年龄、性别比及病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CRP含量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试剂购自日本生研株式会社;SP检测试剂购自中国海军放免技术中心,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PCT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德国Brahms公司,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测定;MMP9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apid Bio Lab公司。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外周静脉血CRP、SP、PCT和MMP9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而恢复期患儿相应指标均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外周静脉炎性因子含量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小病原微生物,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3]。观察MPP患儿外周静脉血中炎性介质的变化情况有助于MPP的诊治和研究其发病机制[4]。
CRP是Tillett和Francis于1930年首先发现的能与肺炎双球菌荚膜C多糖体起沉淀反应的蛋白,主要在IL6等细胞因子的介导下由肝细胞合成,外周血淋巴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的CRP,在人血清、脑脊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液中均可以检测到,正常人血清中浓度低。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发热及抗炎治疗的影响,具有与IgG和补体相似的调理和凝集作用,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发挥其在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5]。本组资料显示,MP感染急性期患儿血清CRP值成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恢复期患儿血清CRP值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机体在MP感染状态下产生大量CRP,CRP可结合、黏附在病原体表面,启动机体免疫吞噬作用,同时诱导产生补体参与机体免疫,杀伤病原体,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6]。
SP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神经肽,属于哺乳动物速激肽族。尽管SP是源于神经的多肽,但很多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也可生成SP。SP广泛分布于人呼吸道上皮、支气管黏膜下腺体、支气管血管、气道平滑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痰液中。我们的研究表明,MP感染急性期患儿血清SP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而恢复期患儿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说明MP感染可引起呼吸系统生成大量SP,而SP又可引起呼吸系统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趋向运动,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活化及脱颗粒,T细胞聚集,B细胞生成免疫球蛋白,黏液细胞分泌增多,平滑肌收缩,细胞因子IL6、IL8、TNFα合成增加,从而加重炎症反应过程[7]。
PCT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炎性因子,PCT是正常人血清中存在的含有116个氨基酸的糖蛋白,是降钙素的前肽,没有活性,在体内经酶切作用,转变为降钙素而发挥生物学功能。正常情况下,PCT由甲状腺的髓质细胞分泌,不释放入周围循环血中,在体内很稳定,不会降解为有活性的降钙素[8]。健康人血中PCT不能被检测到,当严重细菌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PCT水平明显升高,此时PCT主要由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产生,其具体产生部位及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而在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局部感染患者中PCT水平有轻度增高,一般低于0.5 ng/ml[9]。本文发现MP感染急性期患儿外周静脉血PCT值也有轻度增高,而恢复期患儿与对照组无差异,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
MMP是一组在结构上具有极大同源性,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内肽酶的总称。因为含有金属离子而得名。以酶原的形式分泌,通过蛋白酶水解才有活性。肺内正常稳定细胞不产生或产生极微量的MMP9,但在各种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内皮细胞都能产生MMP9,炎性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也是产生MMP9的主要细胞。我们研究发现MP感染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值成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恢复期患儿血清MMP9值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说明MP感染使机体产生大量MMP9, MMP9不仅被动地作为炎症反应的下游产物而出现,它还对许多促炎因子发挥正反馈作用,使炎症反应加剧[11]。因此,MMP9在MPP致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秀俊,宋嘉,高燕.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上海医药,2007,28:135137.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3 张淑霞,夏蕾,陈小兰,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68例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06,28:36.
4 吕善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国全科医学,2005,8:2078.
5 Volanakis JE.Human Creactive protein:expression,structure,and function.MolImmunol,2001,38:189197.
6 杨华.C反应蛋白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意义.临床军医杂志,2007,35:115117.
7 孙宏伟,任广睦,高彩荣. P物质与炎性疾病研究进展.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36:257260.
8 郑立华,鲁辛辛. 降钙素原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37139.
9 Chiwakata CB, Manegold C, Bonicke L, et al.Procalcitonin as a parameter of diseases severity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J Infect Dis,2001,183:11611164.
10 胡凤华,甘小庄 ,孙丽萍,等.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 反应蛋白的改变.中国医刊,2007,42:3335.
11 Nagase H, Woessner J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J Biol Chem,1999,274:214912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