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11-04  浏览次数:417次

  作者:潘建新,任 臻,高力明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4医院 呼吸科,天津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10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4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治愈;10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2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4~14 d 置管胸液引流彻底。恶性胸液患者经导管胸腔内注入药物。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胸腔积液;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

  Applica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Drainage to Pleural Effusions

  Pan Jianxin, Ren Zhen, Gao Lim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PLA No.254 Hospital, Tianjin 3001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drainage to patient with pleural effusions. Method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drainage were applied to 210 patl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s with various cause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intubated for the first time. Pneumothorax that happened in 4 patients was cured sucessfully through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atheters were blocked in 10 patients which recanalized with guidewire or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Catheter fell off in 2 patients. Pleural effusions of a11 the patients disappeared thoroughly during 4-14 days's drainage. By the way, the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patients were given drugs through the catheter. Conclusio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drainage is safer than routine thoracentesis. It possesses feasibility, safety and advantage, and deserves widely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losed drainge; pleural effusion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传统治疗方法是胸腔穿刺放液,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的新方法。我科自2006年6月一2008年6月共收治胸腔积液患者210例,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0例胸腔积液患者中,男146例,女64例,年龄16~93岁,平均69.3岁。单侧胸腔积液168例,双侧胸腔积液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36例,恶性胸腔积液132例,心衰等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42例。全组病例均经胸片及超声检查定位诊断为中、大量积液。

  1.2 材料 应用佛山市南海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艾贝尔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内有不透X线软头聚氯酯14 Ga 中心静脉导管1根,带助推器有刻度的不锈钢J型导丝1根,8.5 F 扩张器1根,18 G 引导穿刺针、5 ml 注射器、洞巾、纱布及手套等。另备延长管、一次性无菌负压引流袋及胶布。

  1.3 方法 首先B超定位确定穿刺点。患者坐位,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后,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5 ml 注射器抽取2%盐酸利多卡因5 ml 做由皮下至壁层胸膜的局部浸润麻醉,进针有突破感回抽有液体后,换引导穿刺针回抽液体后将不锈钢J型导丝置入胸腔约10~15 cm,拔出引导穿刺针,用扩张器扩皮后,沿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0~15 cm 后拔出导丝,接延长管及负压引流袋,见胸液流出后固定导管及引流袋。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4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气胸治愈,无需再次插管。10例出现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2例出现导管脱落重新置管。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经7~14 d 引流、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后,胸液引流干净; 132例恶性胸液引流4~14 d 并胸腔注入化疗药物、免疫增强剂及全身对症治疗后引流干净;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42例经7~10 d 引流及对症治疗后引流干净。

  3 讨论

  3.1 中、大量胸腔积液压迫症状明显,产生明显的心肺功能障碍,所以胸腔放液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放液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可行性: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简单,局部损伤小,持续时间短,患者痛苦小,不受体位的限制,患者可以携引流袋自由活动,不影响休息及睡眠,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依从性好,价格低廉,能一次性完成,积液引流彻底,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安全性:常规胸腔穿刺放液需反复进行,随着胸水量的减少,肺复张后胸穿针头易刺伤肺而诱发气胸、血胸等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只需置管一次,导管细而柔软,对胸壁的肌肉组织、肋间的动静脉及神经损伤小,减少了气胸、血胸等并发症,一旦发生可经引流管引流无需重新置管;引流管细小,流速相对较慢,可控制引流速度,有效地防止纵隔摆动[1]及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引流管头部柔软、圆滑整齐,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且引流形成密闭系统可长时间留置不易发生感染,安全性大大提高。(3)先进性:能动态观察胸液量及颜色,三通接头可以控制性排液,引流袋可以随时放液,方便留取新鲜标本,能最大限度排净胸水,避免包裹性积液的形成,不易形成种植性转移及窦道[2];注入药物可以与胸膜充分接触,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全身不良反应轻,可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3~4]。有利于降低胸腔内胶体渗透压,减少胸水形成的驱动力,有利于肺组织复张和胸膜均匀粘连,为胸水的最终控制奠定基础[3]。

  3.2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注意事项 (1)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严重的出凝血障碍、持续休克、穿刺部位感染禁用。(2)术前常规B超定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3)控制引流速度,不宜超过50 ml/min,第1次不超过800 ml,24 h 不超过1 000 ml,穿刺或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若出现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或出现连续咳嗽、咳泡沫痰等表现,应立即停止引流或穿刺,患者平卧位后监测生命体征,对症处理;间隔2 h 无不适后再开放引流。(4)引流袋不可过高,需置胸腔60 cm 以下,防止积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5)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操作过程中及时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6]。

  3.3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缺点及预防措施 (1)易脱落,应加强导管的固定。(2)易堵管,堵塞物多为胸腔脱落的坏死组织或纤维蛋白和血凝块的混合物,一般用生理盐水和导丝通管后可以通畅。(3)腔内导管与胸膜摩擦可以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一般给予退管。(4)长时间置管,1月以上可以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应力争尽早拔管[7]。

  总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相比易操作,实用性强,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先进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树满,史双全,朱俊平.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105例报告[J].天津医药,2006,34(6):425.

  [2] 孙洪文,周 华,奎 宏,等.微创置管引流灌注高聚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0例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0,27(1):62-63.

  [3] 黄 啸,蔡树模.晚期卵巢癌综合治疗新进展[J].肿瘤,2000,20(4):298-303.

  [4] 王永武,张家裕,周永新,等.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1,29:61-62.

  [5] 卢金利,杨 芳.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常规胸穿引流残留液的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03,32(2):152.

  [6] 余文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5例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学杂志,2004,9(5):525.

  [7] 阿依努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91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26(4):30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