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蛋白沉积症13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7-20 浏览次数:534次
作者:郑元秀 施举红 作者单位:311112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郑元秀)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施举红)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以肺泡内大量沉积磷脂蛋白样物为特点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是一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罕见慢性肺部疾病[1]。现将经病理学确诊的13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均为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35~65岁(平均52.2岁),发病(发现)至确诊时间1.5~48个月,平均13.2个月。首发症状:干咳活动后胸闷、气短最多见11例,无症状于体检发现“两肺弥漫性阴影”2例。粉尘等长期接触史:7例有长期吸烟史(6男1女),石棉1例(11年),滑石粉、金属粉尘2例(分别8年和11年)。体征:发钳7例,杵状指 5例。肺部听诊:爆裂音9例。
1.2 诊断方法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7例。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11例,正常2例(均为无症状体检发现者)。13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多呈淘米水样或牛奶状,静置后有沉淀,仅1例BALF无混蚀(PAP病理检查仍确诊为PAP)。13例均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病理结果均符合PAP病理特点。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均示两肺广泛浸润灶,以两中下肺野为主,肺门周围浸润较显著,对称性见多;浸润灶呈弥漫斑片状、羽毛状、小结节状、网状,边缘模糊,部分呈融合状大片实变影。其中呈网状、线状、结节状间质纤维化表现3列,均无心影增大,无胸腔积液,无气胸表现。胸部CT/HRCT检查,均有多种不同病变共存,呈弥漫性分布;两肺弥漫或部分毛玻璃样改变9例;地图样改变5例;实变影4例;网状影3例。病理:13例BALF和TBLB均经病理确诊,BALF典型所见为片状嗜伊红细颗粒状蛋白物及针状裂隙,TBLB所得标本可见肺泡腔红染无结构蛋白物,PAS染色阳性。
1.3 治疗及预后
10例多次麻醉下肺灌洗(左/右全肺灌洗6例,单肺灌洗4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变,另3例由于病情轻,肺功能尚可,作观察治疗。2例肺部继发感染致急性呼衰,针对呼衰积极治疗,临床好转,1例并发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治愈。病程中使用皮质激素治疗8例(均为外院时治疗),其中确诊PAP后使用皮质激素治疗2例,另6例外院考虑间质性肺炎(4例无病理诊断,2例病理错误)予皮质激素治疗,后来本院确诊PAP,其中1例激素治疗中并发真菌感染致厚壁空洞,8例使用激素期间均无明显临床改善。所有病例均未使用粒细胞单核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
2 讨论
PAP为少见病。病理特征:BALF典型所见为片状嗜伊红细颗粒状蛋白物及针状裂隙;TBLB所得标本肺泡腔内可见红染无结构蛋白物,PAS染色阳性。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从粉尘吸入异常反应学至近来认为原发PAP可能与GM-CSF受体基因突变或自身GM-CSF抗体产生导致GM-CSF体内功能缺陷有关[2,3],继发性多与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等有关。本文资料中,有多例不良刺激物(吸烟、粉尘、化合物等)长期吸入,但不良刺激物在发病中具体作用尚需观察。
PAP临床表现变化大,起病隐匿,典型症状多为活动后气促至渐进性呼吸困难,常伴咳嗽、胸闷、乏力、体重减轻等。可以体检发现,也有因呼衰入院后确诊;可自发缓解,也可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死亡[4]。体征中,有与较长时间低氧血症有关的紫绀、杵状指和肺部听诊的爆裂音。
PAP的诊断,病理是金标准。本资料中有2例外院经TBLB(支气管镜肺活检)和VATS(电视辅助胸腔镜),病理误诊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予激素治疗而无效。通常绝大多数NSIP对激素治疗有效,故病理标本处理和诊断极重要。强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时,一定要加入95%的酒精固定,使脂蛋白凝集,在取沉淀物离心时切忌搅拌,以免凝集的脂蛋白被搅碎,影响诊断。
目前,BALF、TBLB在PAP诊断时作为首选,有时需多次检查。影像学上的表现较临床症状显著,故X线应作为诊断本病初筛,以利于早期发现。本资料中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两肺弥漫阴影确诊时,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均正常。胸部CT/HRCT检查能提示这一病症,其中“铺路石样改变”被认为是PAP较特征性改变[5]。目前认为,PAP的治疗,肺灌洗为唯一有效方法,全肺灌洗对低氧血症相关症状改善较明显。激素治疗对PAP患者肺功能改善无益,且易使肺部感染致急性呼衰发生。GM-CSF尚待更多临床研究[6]。
鉴别诊断中尤须注意肺孢子虫感染(PCP)和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曾有1例外院误诊为PAP后行全肺灌洗致病情恶化而转来本院治疗,入院后病理诊断为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予相应治疗后好转出院。
【参考文献】
1 Claypool WD,Rogers RM,Matuschak GM,Update o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managent and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hospholipidosis).Chest,1984,85(4):8.
2 Wang X,Liu F,Bewig B.Analysis of the GM-CSF and GM-CSF/IL-3/IL-5 receptor common beta chain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Chain Med J(Engl),2002,115(1):76.
3 Seymour JF,Doyle IR,Nakata K,et al. Relationship of anti-GM-CSF antibody concentration,surfactant protein A and B levels,and serum LDH to pulmonary parameters and response to GM-CSF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alveolar proteinosis. Thorax,2003,58(3):7.
4 Seymour JF,Presneill JJ,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rogress in the first 44 year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215.
5 Murayama S, Murakami J, Yabuuchi H, et al. Crazy paving appearance" on hing resolution CT in various diseases. J Comput Assint Tomogr,1999,23:749.
6 蔡柏蔷.肺泡蛋白沉积症.见蔡柏蔷,李龙芸,主编. 呼吸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259~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