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23 浏览次数:545次
作者:王永全 刘芳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 要 目的:观察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近、远期效果。方法:用3AKLDTHO/LDTHO方案治疗,观察痰菌、X线病变、空洞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满疗程痰菌阴转率88%,停药2年痰菌复发率8%。结论:对MDR-TB采用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在临床上是可行和安全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力克肺疾;药物疗法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对异烟肼、利福平等常规化疗效果差,痰菌不易阴转,传染期长,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我们选择一组经SHRZ/HRE(S:链霉素,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方案治疗失败的病例,以力克肺疾(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主组成新化疗方案(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以便为临床提供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入选条件为:(1)经过SHRZ/HRE方案连续治疗9个月以上,痰结核分支杆菌阳性,对HR耐药,X线胸片病变无变化或仍进展者。(2)未用过力克肺疾(L)、利福喷丁(D)、丙硫异烟胺(TH)、氧氟沙星(O)、丁胺卡那霉素(AK)或用上述药物不超过2个月。(3)年龄27~55岁,非孕妇,无心、肝、肾、耳疾病及尘肺、肺外结核、糖尿病、精神病史者。病例概况: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入选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7~55岁,病程1~3年,均为Ⅲ型肺结核,有空洞16例。治前痰菌耐药情况:25例经菌型鉴定皆为人型结核分支杆菌,耐HR 12例,耐SHR 6例,耐HRE 3例,耐SHRE 4例。
1.2 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 方案为3AKLDTHO/LDTHO,在痰菌阴转后9个月停药。药物剂量:L 0.9g/d, D 0.45g(体重≤50kg) ~0.6g(体重>50kg)/周2次,TH 0.6g/d, AK 0.4g/d, O 0.6g/d。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痰结核分支杆菌涂片和X线胸片。治疗期每月查痰菌涂片、肝功、X线胸片,治疗末复查三大常规,逐月详细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2年,疗效考核按1982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14 治疗结果 治疗期痰菌改变情况:22例在治疗后3~6个月痰菌阴转,3例因经济困难未能坚持治疗,痰菌仍阳性,属治疗失败。满疗程病灶及空洞改变情况:治疗有效22例,满疗程与治疗前X线胸片比较,病灶显著吸收13例,占59%;吸收6例,占27%;不变3例,占13%。有空洞16例中,空洞关闭5例,占31%;缩小7例,占44%;不变4例,占25%。药物不良反应:TH、 D致肝功能异常各1例,停用TH、 D,加用强力宁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AK致眩晕2例、耳鸣3例,O致胃肠道反应1例、皮疹1例、失眠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所有用力克肺疾者未见肝、肾功能及三大常规异常改变。
1.5 随访情况 满疗程22例,随访2年,20例痰结核分支杆菌涂阴培阴,2例涂阳培阳,同时X线病灶恶化空洞增大,复发率为8%。
2 讨论
MDR-TB是临床治疗上棘手的问题,即使无HIV感染的患者,其治愈率也仅为56%[1] 。MDR-TB治疗最关键的一环是合理选择用药和制定方案。选择用药时尚需注意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性[2]。有关资料证实,力克肺疾(Pasiniazide, Dipasic)是由异烟肼(INH)和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化学合成但又不同于INH和PAS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其化学名为4-吡啶甲酰胺-4-氨基水杨酸盐(又名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抗结核作用主要是分子中所含的INH,等剂量的PAS结合在INH分子结构的N位点,有效地阻止INH在体内的乙酰化,提高了INH的血药浓度,延长了INH的半衰期,从而显著地增强INH的抗结核效果。该药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迅速,1~3小时血浓度达高峰,有效血浓度可维持12小时以上,相当于同等剂量INH的2倍,因此有人称其为强力长效INH。该药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泛,易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能透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内,可渗透到干酪病灶中发挥作用。与传统的INH + PAS疗法相比,不但疗效优且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小,胃肠道反应轻,患者易于接受。该药不易产生耐药,与其它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适用于治疗各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对MDR-TB仍然有效,可能与其上述特征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MDR-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好转,疗程结束后2年内细菌学复发率低,疗程较为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何国钧.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及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119
[2] 朱莉贞.耐药结核的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