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氨茶碱防治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0-02-25 浏览次数:558次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防治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对比分析作者:吴菊仙 作者单位:咸宁市咸安区医院儿科,湖北 咸宁 437000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我们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3年3月以来收入我院新生儿病房的胎龄≤34周早产儿152例,出生时Apgar评分均≥8分,羊水清亮,年龄<24h,其中男98例,女54例。28~30周28例,31~32周55例,33~34周69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48例,氨茶碱组51例,联合组53例。三组性别、胎龄、体质量及年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研究方法 三组病例均置婴儿培养箱,保持体温稳定、呼吸道通畅,保证热卡供应。微量输液泵输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血糖稳定。所有病例入院当天即用药治疗,纳洛酮组先给予纳洛酮0.1mg/kg滴入,继后按0.1mg/kg加10%葡萄糖5~10ml静脉点滴,4次/d,连用5d;氨茶碱组先给予氨茶碱5mg/kg加10%葡萄糖5~10ml 20min输完,12h后按5mg·kg-1·d-1分3次滴入,连用5d。联合组同时如上方法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均连用5d。三组均予多参数生理监护仪监测,记录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和临床表现。 1.3 疗效判定 显效:无AOP发作;有效:有AOP发作,无需正压吸氧和5d内AOP消失;无效:5d后仍有AOP发作或需正压吸氧,有两者或两者之一均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2 结 果 AOP防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联合组与纳洛酮组及氨茶碱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纳洛酮组与氨茶碱组相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见表1。 纳洛酮组和氨茶碱组始发AOP在生后2~5d,联合组始发AOP在生后2~3d。纳洛酮组有3例需正压吸氧,氨茶碱组有5例需正压吸氧,联合组无一例需正压吸氧。表1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防治AOP疗效分析 3 讨 论 AOP是早产儿常见症状,多发生于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AOP与血浆β内啡肽(βEP)和前列腺素E2(PGE2)升高显著相关。βEP对呼吸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脑干神经元对CO2的敏感性而抑制通气功能,呼吸暂停引起的缺氧又可直接作用于延髓吸气神经元或间接作用于桥脑区的神经元,引起βEP的继发性释放增加,进一步加重呼吸暂停。前列腺素样物质主要是PGE2,可与阿片受体结合,阻止cAMP积累,使细胞内cAMP水平下降,引起呼吸抑制。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能协同降低血浆βEP浓度,阻止对呼吸的抑制,阻止继发性βEP增加,同时抑制细胞内cAMP的降解,增加cAMP的积累,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而兴奋呼吸。本资料表明,联合用药组53例,仅8例发生AOP,且发生AOP者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无一例需正压吸氧,AOP的发生率是15.1%,明显低于纳洛酮组43.8%和(21/48)氨茶碱组45.1%(23/50),差异均有显著性。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应用后显著降低了早产儿AOP的发生率,说明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可以预防AOP。而呼吸暂停一旦发生,对早产儿则表现为呼吸暂停和缺氧性损伤的恶性循环。我们在患儿发生呼吸暂停后继续联合用药治疗,阻止了恶性循环发生,逆转了βEP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呼吸暂停次数,减轻自行恢复的难度,减少了早产儿用氧尤其是正压吸氧。三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组明显优于纳洛酮组和氨茶碱组,更证明了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可以治疗AOP。所以我们认为早期应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预防和治疗AOP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