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其并发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8-07  浏览次数:729次

作者:孔庆杰,陈荣霞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辽宁 锦州 121000

【关键词】  CT 并发症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transthoraciccore needle biopsy,TNB)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刨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1]。但由于患者术中难免产生恐惧、紧张情绪,从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可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2]。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CT引导下TNB的50例资料较全面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50 例,男29 例,女21 例,年龄24~76岁。经美国GE公司SYSCT99-OCO型Lightspeed16CT扫描仪检查均为肺周围型肿块状病灶,多发病灶5 例。42 例行增强检查。肿块大小为0.7~6.7 cm,平均2.7 cm,其中直径<3 cm者32例,>3 cm者18 例。病灶与胸壁的平均距离为≤5 cm,最远距胸壁9 cm。肿块部位:右肺上叶10 例,右肺下叶16 例,中叶4 例,左上肺7 例,左下肺13 例。高血压者8 例在血压控制正常下行TNB,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术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查患者和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测量病灶的最大孔庆杰,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其并发症的护理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4月,30(2)直径,并在相当于病变的体表穿刺点区放置定位器后,行包括病灶上下层面在内的CT扫描,直径>3 cm者层厚5 mm,直径<3 cm者层厚2.5 mm。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后切割取材,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1.0~2.0) cm×0.1 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且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检查。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且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可再次穿刺。简单包扎后做全肺扫描,了解有无并发症。休息1 h后离开,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者留观,给予止血、抗炎、吸氧等对症处理,所有患者24 h后复查正侧位胸片。      2  结果      本组50 例共穿刺56 次,其中3 例因第一次所获取的组织较少,且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为了提高病理组织学的诊断准确率在同一结节做了2 次穿刺,5 例多发病例中,3 例分别在2个结节各做了1次穿刺,其余均一次穿刺即得到了足够组织标本。病变刺中率100%。术后并发气胸3 例,均为闭合性气胸。其中2 例给与保守治疗,吸氧,并嘱患者卧床休息,3 d后症状好转;1 例为中等量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和负压抽气处理,5~7 d内症状好转。肺出血2 例,血痰3 例使用止血药保守治疗好转。病理结果:肺腺癌26 例,鳞癌12 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 例,转移癌4 例,结核3 例,炎症2 例。      3  讨论与护理

  3.1  CT引导下TNB对周围型肺部肿块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CT引导下TNB作为胸部介入放射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随着CT设备的发展,病理学技术的提高及穿刺针的改进,其病理诊断定性准确率大幅提高。它对肺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定位精确,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尤其对病变位于肺周围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能达到的病灶,有其独到的价值[3]。本组50 例穿刺时通过CT扫描,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精确地确定进针点、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等组织结构,提高穿刺的精确度和安全系数。CT引导下TNB综合了以往X线透视的动态优势和CT横断显示,从而达到精确的穿刺定位,大幅度提高了穿刺率和明确诊断率,本组均为100%。是目前肺内肿块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3.2  CT引导下TNB术中护理  CT引导下TNB在临床应用以来,备受临床医师的关注。随着TNB技术的开展,本组50例护理上特别加强了穿刺前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在与患者谈话并签字后,开始实行健康教育方案[4,5]:①穿刺前要先和患者讲述穿刺的过程和可能发生的不适,尽量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争取患者的良好配合;②了解病变部位,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③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因为穿刺需要在平静呼吸下屏气时进行,且小病灶如果患者不能良好配合将可能导致穿刺失败,所以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是保证穿刺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要求患者在平静呼吸数次后屏气5 秒,反复训练,对咳嗽较剧的患者服用镇咳药物,待咳嗽好转再行穿刺;④穿刺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平静的浅呼吸,不要咳嗽,不用力憋气和打喷嚏,嘱患者在医师安排好体位后,尽量保持不动,并注意经常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⑤穿刺结束后拔针时,嘱患者暂停呼吸数秒,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15 min后再离开穿刺室回病房。

  3.3  CT引导下TNB常见并发症及救治护理  常见并发症有气胸、肺出血、咯血、血胸、支气管胸膜瘘、血管内空气栓塞、肿瘤种植等,处置不当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本组50 例中,气胸3 例,肺出血2 例,咯血3 例。在穿刺进针时由于患者配合不好,不能及时屏气,或者由于老年人肺组织弹性功能差,术中、术后剧烈咳嗽,以及术后剧烈活动都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病灶远离胸膜或局部胸膜增厚、粘连以及有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发生率较高。对于行CT引导下TNB患者,特别注意在术后24 h内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度的变化,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少活动,均匀呼吸;若患者不得不咳嗽时让其做深呼吸,必要时给予止咳药,以减少诱发因素;经常巡视患者,随时了解患者自觉症状,询问有无胸痛、气短、呼吸困难等,注意听诊穿刺侧呼吸音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检查。本组中气胸3 例,均为闭合性气胸,其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与病例的选择、技术的提高和护理上的健康指导都有一定的关系。2 例给与保守治疗,吸氧3 L/min,3 d后症状好转。1 例为中等量气胸,使用中心静脉穿刺管进行胸腔穿刺并留置,接一次性调压水封瓶,接电动气胸箱,持续负压抽气,压力保持在-6 cmH2O至-14 cmH2O,同时吸氧,3 L/min,3~5 d症状好转,停止抽气,夹管观察1~2 d,经X线胸片检查,确认好转后拔除胸腔引流管。

【参考文献】    [1] 张雪梅,丁仕义,牟玮,等.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不同大小病灶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1):38-39.

  [2] 黄振国,张雪哲,王武,等.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影响气胸发生率因素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7):582-584.

  [3] 李安敏,杨西富,李晓文,等.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附58例报告)[J].放射学实践,2002,17(1):77-78.

  [4] 别桂兰,刘桂芝,郑海英.CT引导下肺肿瘤穿刺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0B):2184.

  [5] 刘兰萍.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术91例护理配合[J].河北医药,2002,8(11):1048-104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