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1-02 浏览次数:762次
作者:赵兵,冯舜 作者单位:云南普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摘要】 目的:观察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二氯醋酸二异丙胺80mg静滴,并以复方甘草酸二胺(甘利欣)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46例,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5.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 非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6~2008年收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3例,其中男57例,女36例,平均年龄38.5±9.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和分型标准[1],且不合并病毒性肝炎和糖尿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血脂水平、治疗前肝功能转氨酶指标及影像学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方法:治疗组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8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30天。对照组用复方甘草酸二胺15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30天。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脏B超、血脂(TG、TC)、肝功能指标(ALT、GGT)。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生化指标恢复正常,B超检查肝脏回声及大小基本正常;②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或消失,生化指标基本恢复,B超检查脂肪肝由重度恢复至中度或恢复至轻度;③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生化指标未达有效标准,肝脏B超显示脂肪肝无改善。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结 果
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情况,由表1可见,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在ALT下降的同时,GGT、TG、TC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仅有ALT明显下降,GGT、TG、TC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表2可见,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药物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见表1、2。
讨 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指病理上与酒精性肝炎相似,但无过量饮酒的临床综合征。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重要肝硬化前期病变[2]。治疗上主要针对危险因素给予减轻体重和药物干预。已经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抗氧化、胰岛素增敏、肝保护和降低血脂等[3]。
本研究表明,单用甘草酸二胺只达到护肝作用,疗效差。而二氯醋酸和二异丙胺治疗NAFLD不但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清转氨酶,保护肝细胞,还能消除肝脏脂肪,降低血脂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
2 萧树东.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745-752.
3 杜文民.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药物的评价.药品评价,2007,4(2)71.